跳到主要內容

美股技術調整 低吸良機/文:江宗仁長青網文章

2014年04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4月14日 21:35
2014年04月14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上周環球股市顯著波動,歐美股市跌約2%,日股失守14,000點大關,新興市場則相對抗跌。港股一周下來,恒指及國指分別升了2.2%及1.1%,但體現不了全周的變化,特別是周四及周五,先是滬港通後非理性亢奮炒上,周五就幾乎打回原形。筆者覺得大波動過後,不要將注意力放在互聯互通之上,反而宏觀局面出現頗大變化,更要留意。


上周美股跌約2%,科技、生化等動力股爆發股災,走勢明顯是一浪低於一浪,已可確認轉勢。本欄早前已指出,聯儲局今年退市,雖然期間仍持續提供流動性,但股份估值已炒到天上了,新增流動性愈來愈少,未必能支撐得到股價維持在高位,隨着時間過去壓力更大。


近兩星期更出現重要變化,先是歐洲央行已明示會推出量寬,坊間更傳出萬億歐元的量寬計劃,吸引了大量資金到歐洲炒債,剛返回市場的希臘亦成功發行5年期債券,息率才4.95厘,西班牙債息更低於美債,分流了美國的資金。第二,日本央行認為消費稅無礙濟溫和復蘇,亦確信明年4月左右可達成2%的通脹目標,因此上周按兵不動,並未出台新一輪刺激措施,繼續維持以每年60萬至70萬億日圓的規模擴大基礎貨幣。消息令日圓強勢,日股大跌,加劇歐美股市的跌勢。


美經濟仍穩步復蘇 估值難大跌

對於新興市場的投資者來說,看到歐美日資產終於調整,新興市場近3周明顯跑贏,確實可一解去年大幅掉隊之恨。但有一個客觀的事實,過去10年每當美股表現欠佳,新興市場也好不到那裏去,若美股最終下跌,新興市場亦要見紅。


就目前情况來看,美股是大型技術性調整,QE3將估值推上高峰,今年漸次縮減兼遭歐債分流,久違多時的調整便出現。但撇除流動性,美國經濟亦確實穩步復蘇,特別是就業市場,私人部門就業人數已超越上個周期的高位,只要經濟保持向好勢頭,估值就不會跌得太多。若今年五窮六絕再次應驗,依然是低吸的良機。


次季新增貸款 將左右華經濟

內地經濟數據依然欠佳,3月份出口下跌,此前兩次分別是2009年及1999年,但市場歸咎於去年的虛假數據,往歐美的數據保持增長,問題不大。較令人擔心的是PPI,筆者原憧憬去庫存進入尾聲,但3月份卻加速下滑跌2.3%,總理李克強又一直強調微刺激、就業充分就無問題。


但總理的說話,可信性有多高?據非正式統計,15個省區市全年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將達18萬億元。在推出「四萬億」經濟刺激計劃的2008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為17.23萬億元。當然,本輪上馬的項目不再是鋼鐵、礦業等產能過剩板塊,不乏產業升級、新興產業等過去投資不足的地方,但錢從何來是關鍵所在。人行已把市利率壓下來,次季的新增貸款、債券融資能否大增,將左右中國經濟今年餘下時間的去向。


[江宗仁 還看今朝]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