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孔誥烽﹕美國霸權衰落 言之尚早長青網文章

2014年04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4月14日 06:35
2014年04月14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烏克蘭革命,引發普京在東烏克蘭攪局,策動俄裔人佔多的克里米亞公投獨立,併入俄羅斯。俄國以這招修復蘇聯崩潰後失去的領土,並不新鮮,在2008年對喬治亞也成功使用過。美國嚴辭譴責,說要制裁俄羅斯,但似乎並無什麽板斧。美國力撐烏國,也制止不到烏國分裂的勢頭。 很多人認為美國在烏克蘭局勢上一籌莫展,乃是美國國力衰退的又一明證。


相信美國衰落論的朋友,都喜歡引茉莉花革命推翻親美強人、美國無力控制中東局勢,或是以金磚四國崛起、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經濟火車頭為例,說明美國正加速衰落。


但美國是否完全失去對中東局勢和世界經濟的控制?細心觀察,其實又並非那麽簡單。最近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伊朗實施的經濟封鎖逐漸生效,伊朗核問題有望解決。而美國準備結束量寬,立即使之前10年勢如破竹的新興市場亮起紅燈,均顯示美國的全球影響力,仍不容小覷。


美國能源革命 增加中東政策彈性

美國與英法德,加俄國與中國在去年11月底於日內瓦與伊朗達成初步協議。根據協議,伊朗會限制濃縮鈾的提煉,美國與西方國家則局部放開對伊朗的經濟制裁。上星期,伊朗外長表示伊朗與美國有關協議細節的談判,已達五到六成共識,兩國應可在今年7月達成最後協議。


伊朗經濟在多年制裁下,陷於崩潰邊緣,迫使保守的教士會議在去年讓有改革傾向的魯哈尼在假普選勝出,代替對西方十分強硬反美前總統內賈德。伊朗與西方國家達成協議,體現了伊朗統治階層刻意要改善與西方關係以紓緩經濟危機的新取向。


不過在美伊修好的氣氛下,以色列卻表現十分不悅。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一點都不給奧巴馬臉,在美伊達成初步協議後,第一時間出來說這不是一個歷史里程碑,而是歷史大錯,只會讓伊朗獲得喘息空間;伊朗喘定後便會重啓核計劃。美國與以色列近年在中東問題上愈走愈遠,歸根究柢,與美國——中東經濟關係結構的改變有很大關係。


美國在二戰後的中東政策,極受美國和世界經濟的能源需求主導。美國通過大力支持以色列這個美國在中東區內的代理人國家和其他親美右翼獨裁者,確保中東地區的石油順利輸到美國和美國的盟友。


但2000年代美國發生能源革命,能源公司發展出水力壓裂法,將藏在美國地底頁岩的大量天然氣和石油提出到地面。自此美國從中東輸入的石油能源大幅下降。有權威能源智庫的研究報告指出,美國在2016年將取代沙特阿拉伯成為全球最大產油國。在短短10年,美國便已經擺脫對中東的能源依賴,變成舉足輕重的能源輸出國。


美國擺脫對中東能源的依賴,終使美國調整中東政策,不再費太多心力對區內事事控制,也不再需要依靠以色列。所以在茉莉花革命時美國可以放手給示威者推翻自己一手扶植的獨裁者,讓原來的盟國步向政治不確定。在伊朗問題上,美國也可以不怕以色列的反應,大膽與伊朗談判,令擾攘多年的伊朗核問題有望解決。問題一旦解決,「美國已無法控制中東」的講法,便大打折扣。


金磚四國:成也美元、敗也美元

另一個大打折扣的,還有「金磚崛起、美國沒落」的說法。


金磚四國的概念,源自2001年美國投資銀行高盛的一份報告。報告指出,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的經濟,將持續高速增長,到了21世紀中,他們的經濟總量,將佔全球經濟總和一半以上,超越傳統歐美發達國家。高盛將這4個國家的英文名字——Brazil, Russia, India, China——字頭,合成BRIC一詞。這便是BRIC的由來。高盛在報告中,呼籲投資者多在這4個新興國家找投資機會。


2001年之後,美國投資銀行推出和炒作BRIC和新興市場這類概念,是因為美國不斷減息,美元不斷貶值,所以他們需要幫客戶找外國的投資機會。這類有關BRIC的預測,亦很容易成為自我實現預言,因為只要這個概念在西方國家深入民心,便會帶動愈來愈多國際游資投向該4國,帶動這些國家的繁榮。大家講多了,金磚四國的領導精英,亦開始覺得自己的國家舉足輕重,要多跟其餘3國合作。在2009年,4國領袖終於在俄羅斯舉行了第一次金磚峰會,討論金融危機爆發後的世界大勢。 2013年,金磚領袖在南非舉行第五次峰會,宣布成立金磚銀行,貸款給發展中國家,並宣布讓南非加入,自此金磚四國,便變五國,BRIC也變成BRICS。


金磚四/五國的峰會,現在只停留在交流意見的階段,去年提出的金磚銀行,每個國家願意承擔的初始資本亦不會多,所以暫時很難有機會挑戰到傳統西方大國。相反,金磚國之間其實都各有算盤,各自積極與美國合作,或是相互猜忌。例如2011年,巴西便跟美國結盟,在WTO批評中國操縱貨幣,造成不公平競爭。至於印度與美國在軍事等議題上的合作,便更不用說了。


從上年開始,不少投資銀行與經濟評論員,都紛紛看淡金磚國的行情。而金磚國的經濟數據,亦不斷令人失望。例如印度近一年來便出現資金外逃、股票下跌、通脹失控和貨幣不斷貶值的狀况。巴西在去年開始出現經濟停滯、通脹不減和出口下滑的危機。中國經濟從十以上掉到八以下,銀行壞帳炸彈隨時爆炸,工業亦開始萎縮。而經濟正在放緩的俄羅斯,亦好不了多少。


1月中時,英國《金融時報》出了一整版的分析報道,說現在的金磚國家和新興市場,很像1994年爆發金融危機前夕的墨西哥。1980年代末美元大幅貶值,美元資金出走,不少去了剛開放的墨西哥,刺激該國繁榮。但這個繁榮到底是由美元游資帶起,當1994年華府正式宣布重回強美元政策之時,在墨西哥的美資便大舉回流美國,導致墨國金融市場和貨幣崩盤。過去10年新興國家與金磚國很大程度也是由弱美元下的美元游資帶動。一旦美國正式退市、加息,重回強美元政策,不少盤踞新興市場多年的美資,也會大舉撤走回美。到時金磚國有多厲害,都難力挽狂瀾。


經過911、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之後,美國無復1990年代冷戰剛結束時的霸氣,毋庸置疑。但爛船還有三斤釘,說美國全球霸權已經終結,也是言之尚早。


作者是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9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以500字為限。電郵forum@mingpao.com,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