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筆者近來貼近韓風,不過愛上的不是韓劇,而是韓式料理。
大部分人對韓式料理的印象只有兩個字,紅、辣,例如泡菜湯、炒年糕。
韓式料理當然不止又紅又辣的,不過這些辣料理可真會令人愈吃愈沉迷,變得無辣不歡呢。
今次介紹的辣椒醬拌八爪魚刺身,必定令你胃口大開。
材料(2人份)
八爪魚刺身……50克
青瓜……半條
紅蘿蔔或白蘿蔔……50克
蘋果……半個
大葉(青紫蘇)……4片
漬汁
醋……3大匙
砂糖……2大匙
鹽……2/3中匙
水……1杯(大約200毫升)
醬汁
韓式辣醬……1.5大匙
醋*……1.5大匙
檸檬汁……半小匙
蜂蜜……1大匙
蒜泥……少許
磨碎的芝麻……1大匙
麻油……1大匙
*醋可以用一般米醋,用蘋果醋也很搭配
做法
1. 蘿蔔青瓜洗淨切5cm長條,放入漬汁中浸20分鐘或至變軟,拿出來用手擰乾水分
2. 八爪魚刺身切一口大小(用鮪魚,即吞拿魚也可)
3. 大葉用手撕細塊,蘋果切長條
4. 混好醬汁,加入所有材料拌勻即成
兩國紫蘇小不同
韓國的紫蘇與日本的紫蘇(しそ)有少許不同,韓國紫蘇的葉比日本青紫蘇的更大、更圓、更為平坦,而且鋸齒較為細密,一面是紫紅色,一面是綠色,韓國人習慣用來包烤肉吃。而日本的紫蘇則軟身很多,兩面也是綠色的。這個料理用韓國或日本的紫蘇也可以。
辣+刺身=好配搭
港人愛吃刺身或壽司,吃刺身加少許芥末,蘸一點醬油是指定的食法。其實除了日式的食法,生吃魚類海鮮也是不少沿海飲食文化中常見的。例如意大利的Carpaccio便是把生牛肉、吞拿魚或三文魚等加上橄欖油、檸檬等醬汁醃漬的美味前菜。韓國人則用辣椒醬來伴吞拿魚、生蠔、墨魚等海鮮的刺身。泰國的生蝦刺身則是搭配辣椒和青檸檬。辣的調味方式除了與刺身十分相搭,和甜的食物也是妙配。今次介紹的刺身沙律中的蘋果與辣椒醬便是出奇地美味。很多時候我們習慣了一種食物的既定做法,便不會多思考其他創新的料理方法和材料配搭,吃來吃去也是同一種味道,難免會感到厭悶。與其去尋找不同新鮮刺激的異國材料,大家不妨多從料理及調味方法着手,挑戰一下把平常食物變得更滋味吧。
食辣點解有得練?
辣是五味(甘、酸、苦、鹹、辛)中的辛,辣味來自於味蕾對辣椒素(Capsaicin)所引起的反應。辣椒素刺激神經末梢的辣椒素受體,而辣椒素受體超過42℃的時候才會感受到變化,這解釋了為何辣的食物在熱的時候會特別辣。接着神經反應傳遞物質substance P(P即pain,痛的意思)會傳遞灼熱疼痛感去痛覺神經。不過substance P很快會用盡,而且恢復得很慢,可能要很多天才恢復原來狀態。如果你常吃辣食物,你對辣的承受程度是便會提高。因為只要反覆吃辣的食物,substance P便不能完全恢復,你對偵查辣味的能力便會下降,原本一樣辣度的食物也變得不夠辣了。
解辣有計:食飯、麵包、凍嘢
另外辣椒素不是水溶性,是脂溶性的,所以飲水並不能有效解辣,飲凍的牛奶反而有冲洗辣椒素的作用。不過以飲料解辣也只可止一時之辣,辣椒素會被冲開至全個口腔,增加與辣椒素受體的接觸。所以吃白飯或麵包來吸走尚未被吸收的辣椒素,或是含着凍的東西來降低辣椒素受體反應可能更有用。
作者簡介
我哋係William&Sandy,是兩個寫電腦程式和算式多過寫食譜、追求自然健康料理的美食主義者。
文、圖 William & Sandy
編輯 顏澤蓉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