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未經廣泛討論 內地學者憂衝擊經濟長青網文章

2014年04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4月12日 06:35
2014年04月12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滬港雙向直通車正式宣布;中央對醞釀方案保密,拍板突如其來,雖彰顯其改革決心,但亦被批評為「不透明」和「倉促」。有消息指出,滬港股市互聯互通方案關係到中國資本帳目全面開放,但推出前並未在財經界、學界作周詳、審慎、且具規模的討論。有學者提醒,雙向開放的渠道一旦打通,即使有額度限制,亦難防範尋租(指用權力換取利益)、套利、洗黑錢等行為,中央更須警惕資本過快放開,對中國經濟的打擊。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在出席博鰲亞洲論壇時,出乎意料地宣布滬港交易所「互聯互通」。內地《第一財經日報》昨天指出,有關方案早在2012年12月已基本定案,中證監及滬港兩地交易所為免重蹈2007年「直通車見光死」 的覆轍,將有關方案的研究一直處於絕密狀態。


本報亦獲北京方面消息指出,以往有關金融改革的方案,中央多會在學術界、財經界進行較具規模的討論,但此次的兩地股市互連,並沒有經過大規模討論,「政策一下子就出了,是有點急了」。


或滋生權錢交易洗黑錢

一位接近中央決策層的學者批評說,目前共計5500億元人民幣的交易總量確實不大,但重點在於「開了個口」,相信額度很快被搶完,其間必將衍生出各種尋租行為,還會為洗黑錢另闢新路,「看起來買賣股份獲利的錢必須經過券商原路返回,好像是一個封閉系統,但實際上,隨着額度提高和可交易股份範圍擴大,通過資本市場操作,完全可以炒作股份把黑錢賠出去、贏回來。」


他更表示,過快開放資本項目,會帶來金融市場的不穩定,引發匯率、利率波動以及通脹,直接傷害以貨幣收入為主的階層,削弱社會消費力,加大貧富差距,「收入分配不均、資本項目開放正是跌入中等收入陷阱國家的特徵,中國要避免步上東南亞國家的老路。」


事實上,2010年中國加入WTO之後,經濟總量雖然膨脹,但也付出了環境污染、資產價格泡沫等代價,居民實際收入不升反降,幸福感倒退,已為人所詬病。


肖鋼:研即日交收 倡人幣結算

另外,中證監主席肖鋼在博鰲論壇上提出,正在研究出台T+0即日交收方案,並建議滬港通雙邊使用人民幣結算。本港目前實行T+2交收,交易上可做到T+0,內地則是T+1。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