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羅健熙﹕「覓地建屋」只是口號長青網文章

2014年04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4月11日 06:35
2014年04月11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常常說要覓地建屋、解決香港人的住屋問題。最常見有兩大招數,一招是見縫插針,起得一棟得一棟,令各區人心惶惶;而另一招數,則是向綠化地帶和郊野公園埋手。


最近政府到南區區議會「諮詢」,說為了增加土地供應以應付房屋需要,想將約3公頃位於赤柱的綠化地帶改劃作住宅用途,興建共200多個單位。那地附近盡是豪宅,呎價動輒2、3萬元,非一般港人負擔得了。政府認為,豪宅也有需求,不能不做。但對我而言,這200多個由綠化用地變成豪宅的單棟屋,杯水車薪,只是為努力覓地「做吓樣」之舉。


民主黨三番四次提出,應搬遷黃竹坑警察學院,騰空土地興建住屋。


黃竹坑警校在1948年開始運作,那時黃竹坑是郊區,今天則是即將落成的南區鐵路沿線的市區。


老實說,警校對附近居民其實無甚壞處。既沒有高樓大廈,又沒引來很大車流,完全不是要趕走厭惡設施那樣的情緒。但我們確也深信,警校沒有需要在市區設立——24公頃已平整的市區用地,能夠用作住宅用途,比警校實用太多太多。


南區面對頗多轉變,華富邨、漁光邨正籌備重建,海洋公園擴展如火如荼,南港島線東段明年底通車,西段即將拍板。現在是重新檢視黃竹坑警校霸佔市區中心位置,是否合乎社會效益的最好機會。可是,有關部門卻一直推搪,保安局拒絕交出用地、發展局亦沒有主動為警校覓地搬遷。


黃竹坑警校的例子,可見政府「覓地建屋」只是口號,根本沒有認真主動處理土地供應的問題。在郊區覓地重置警校,騰出市區地皮興建公屋、居屋等市民可負擔的住宅,是真心重視「房屋問題」的政府早應納入考慮的建議。


作者是民主黨副主席、南區區議員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