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少年養生中藥 不宜過補大寒(9-13歲)長青網文章

2014年04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4月09日 06:35
2014年04月09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問﹕看電視烹飪節目,提到用北芪、黨參、杞子做湯,說適合一家大細飲用,我對中藥不認識,但覺得這些藥材好像十分補益。我的兩個小朋友,一個9歲,一個11歲,給他們飲這類湯水,藥性會否太強烈?會不會導致失眠?老人家講什麼又涼又補,小朋友應該飲涼抑或補的湯、如用什麼材料合適、什麼材料不合適?


答﹕讀者提到的三種藥材,藥性有異同﹕北芪有提氣之效,能加強免疫力,屬溫性藥材,較燥熱;黨參性平,不若北芪燥熱,具提氣健脾作用;而杞子屬溫性,亦具滋陰之效。即使採用這些藥材做湯,因家常湯水用的藥材分量不多,並加入大量水同煲,不如燉湯那樣濃縮,只要兒童沒患上傷風感冒,這類湯水也可飲用。


體質各異 宜請教專家

中國自古有「藥食同源」之說,中藥具滋補、調養及保健等功能,更可與食材結合,製作成美味的菜肴作日常食用。然而,中藥類型繁多,藥性有別,應用上須按各人的體質(虛、實、寒、熱)作調整,若你的孩子有慢性病,希望作針對的食療調理,便要按個人體質差異取材,事前應請教專業人士或註冊中醫師。


選湯水 秋天潤燥夏天祛濕

你的兩個孩子正值成長階段,他們的養生法則,自然是保持均衡飲食、定時作息、做適量運動,並因應天氣穿著合適的衣服。當然可以順應氣候轉變,在飲食上加以預防,如秋天乾燥,可選用一些潤燥的食材,製作如雪耳木瓜糖水,材料如﹕雪耳、木瓜、陳皮、南杏、北杏、杞子、冰糖等;又或於暑濕天時,選用一些祛濕材料,製作如荷葉冬瓜湯,材料如﹕冬瓜、荷葉、扁豆衣、薏苡仁、赤小豆、燈芯草、陳皮、茯苓等,這些食材多以性質平和為主,不會偏熱偏涼。


問到有什麼藥材適合少年人,當然,不應給他們進食如人參、鹿茸這類過度補益的食物,亦不宜吃大寒的食物,如經常飲用「廿四味」。其實,簡單的家居湯水,如番茄薯仔瘦肉湯或魚湯等,已很合適。


資料提供﹕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陳燕桃註冊中醫師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