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本季不少基金公司發表的預測報告,都認為已發展國家的表現較新興市場為佳。但事實上,有些新興市場較歐美為佳,如印度。摩通亞洲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表示,上季看淡東南亞地區,今季不敢看得太淡,上季看好北亞地區,今季持平,歐洲、韓國及印度則會在今季看好。另外,他以「平不一定要買」來形容中國及香港市場,他認為今季上證指數及恒生指數只會有波幅無升幅,今季選股更重要。
許長泰坦言,上季對新興市場中北亞看得太好,今季會加重少少東南亞,令投資組合比重會較為平衡,不會側重東北亞。同時,亦會繼續看好歐美,美國在上季表現平平,主要是因為季節性問題,但美國企業現金流充裕,併購活動及增加派息,如面書收購WhatsApp等。最重要參眾兩院在債務上爭拗明顯較上年為少,在政治環境較為明朗,市場應已反映美國減債及加息的預期,相信第二季美股表現會較為理想。
歐央行料有措施 抗通縮壓力
另外,愈來愈多人預期歐洲央行會進一步採取措施,以抗衡通縮壓力和歐元兌美元強勢所帶來的風險,資金顯示流入歐元區,支持區內股市。市場預期歐洲央行進一步行動,主要是由於歐洲最位高權重的央行行長言論略有改變。歐洲央行長德拉吉表示,歐洲央行致力維持物價穩定;3月份德國消費物價通脹放緩,西班牙物價更見下跌,引發市場關注整體歐元區通脹率勢將再創新低。
歐洲股市可再看高一線
與此同時,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Jens Weidmann)承認歐洲央行並非完全不考慮量寬方案。芬蘭央行行長利卡寧(Erkki Liikanen)支持實施負存款利率,旨在刺激銀行貸款及推動貨幣匯率下跌。再者,現時不少投資銀行未有調升歐洲企業盈利,故市盈率仍偏高,若盈利高於預期,歐洲股市可以再看高一線。
新興市場股市市帳率吸引
至於,新興市場會較看好出口國,例如台灣及韓國。現時新興市場市帳率(P/B)只有1.44倍,較金融海嘯時更低,除非出現另一次金融風暴,新興市場已吸引,新興市場企業暫時未見盈利增長高於預期,但若出現,相信新興市場股市會早於公布反映,屆時未必追得切,所以現時是低吸好時機。而上年印度、巴西及印尼等國貨幣跌幅達13%至26%,這有助出口增長,今年第一季兌美元匯價略回升。其中印度經常帳赤字大大改善,上年亦加息穩定匯市,現時初見成效。在匯價較穩定下,有助吸引國際資金流入。
其中看好韓國原因是全球需求回升,以及國家經濟基本因素穩健。此外,企業盈利應有強勁增長,加上估值仍然吸引,均利好韓國股市表現。
韓國經濟基本因素穩健
韓國是出口主導型國家,經濟增長一直極容易受到海外貿易影響。近期宏觀數據持續暗示,隨着財政拖累影響減少以及資本支出回升,美國增長持續。此外,歐洲央行傾向實施更寬鬆的貨幣政策,相信歐洲經歷多年疲弱表現之後,應可擺脫經濟衰退,歐洲有機會出現經濟增長。亞洲方面,中國經濟靠穩,投資者對於政府推出的長期結構性改革措施有正面反應。
同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環球貿易增長持續上升。各國間的貿易活動已呈現初步回升迹象,近幾個月來韓國對美國、歐盟及中國的出口均有所改善。
因此,在環球消費及資本投資上升將帶動韓國出口強勁反彈。
美退市影響個別新興市場微
許長泰表示,上季看淡新興市場主要是預期美國會退市,雖然美國正在退市,但個別新興市場影響不大,如印度及泰國等地區。
至於香港及中國市場,許長泰表示A股估值實屬低,但是否應該入市呢?他指出上證指數表現不要有寄望,因為內銀在息差收窄及財富管理產品受到監管下,再要發掘新的業務需要一段時間,盈利增長估計較保守,收息仍是不錯之選。故投資者在投資內地及港股時,適宜選股不選市,特別是政策利好行業,例如鐵路、一孩政策改變等。
明報記者 龍彩霞
許長泰坦言,上季對新興市場中北亞看得太好,今季會加重少少東南亞,令投資組合比重會較為平衡,不會側重東北亞。同時,亦會繼續看好歐美,美國在上季表現平平,主要是因為季節性問題,但美國企業現金流充裕,併購活動及增加派息,如面書收購WhatsApp等。最重要參眾兩院在債務上爭拗明顯較上年為少,在政治環境較為明朗,市場應已反映美國減債及加息的預期,相信第二季美股表現會較為理想。
歐央行料有措施 抗通縮壓力
另外,愈來愈多人預期歐洲央行會進一步採取措施,以抗衡通縮壓力和歐元兌美元強勢所帶來的風險,資金顯示流入歐元區,支持區內股市。市場預期歐洲央行進一步行動,主要是由於歐洲最位高權重的央行行長言論略有改變。歐洲央行長德拉吉表示,歐洲央行致力維持物價穩定;3月份德國消費物價通脹放緩,西班牙物價更見下跌,引發市場關注整體歐元區通脹率勢將再創新低。
歐洲股市可再看高一線
與此同時,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Jens Weidmann)承認歐洲央行並非完全不考慮量寬方案。芬蘭央行行長利卡寧(Erkki Liikanen)支持實施負存款利率,旨在刺激銀行貸款及推動貨幣匯率下跌。再者,現時不少投資銀行未有調升歐洲企業盈利,故市盈率仍偏高,若盈利高於預期,歐洲股市可以再看高一線。
新興市場股市市帳率吸引
至於,新興市場會較看好出口國,例如台灣及韓國。現時新興市場市帳率(P/B)只有1.44倍,較金融海嘯時更低,除非出現另一次金融風暴,新興市場已吸引,新興市場企業暫時未見盈利增長高於預期,但若出現,相信新興市場股市會早於公布反映,屆時未必追得切,所以現時是低吸好時機。而上年印度、巴西及印尼等國貨幣跌幅達13%至26%,這有助出口增長,今年第一季兌美元匯價略回升。其中印度經常帳赤字大大改善,上年亦加息穩定匯市,現時初見成效。在匯價較穩定下,有助吸引國際資金流入。
其中看好韓國原因是全球需求回升,以及國家經濟基本因素穩健。此外,企業盈利應有強勁增長,加上估值仍然吸引,均利好韓國股市表現。
韓國經濟基本因素穩健
韓國是出口主導型國家,經濟增長一直極容易受到海外貿易影響。近期宏觀數據持續暗示,隨着財政拖累影響減少以及資本支出回升,美國增長持續。此外,歐洲央行傾向實施更寬鬆的貨幣政策,相信歐洲經歷多年疲弱表現之後,應可擺脫經濟衰退,歐洲有機會出現經濟增長。亞洲方面,中國經濟靠穩,投資者對於政府推出的長期結構性改革措施有正面反應。
同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環球貿易增長持續上升。各國間的貿易活動已呈現初步回升迹象,近幾個月來韓國對美國、歐盟及中國的出口均有所改善。
因此,在環球消費及資本投資上升將帶動韓國出口強勁反彈。
美退市影響個別新興市場微
許長泰表示,上季看淡新興市場主要是預期美國會退市,雖然美國正在退市,但個別新興市場影響不大,如印度及泰國等地區。
至於香港及中國市場,許長泰表示A股估值實屬低,但是否應該入市呢?他指出上證指數表現不要有寄望,因為內銀在息差收窄及財富管理產品受到監管下,再要發掘新的業務需要一段時間,盈利增長估計較保守,收息仍是不錯之選。故投資者在投資內地及港股時,適宜選股不選市,特別是政策利好行業,例如鐵路、一孩政策改變等。
明報記者 龍彩霞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