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阮穎嫻﹕遊客壓垮了公共交通嗎?長青網文章

2014年04月0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4月08日 06:35
2014年04月08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近日的「反蝗示威」及「真心愛國」活動一浪接一浪,也多了人投訴公共交通擠擁,歸咎主因是太多旅客。


推算遊客壓力再思考

中大教授沈建法在《明報》撰文《公共交通繁忙時段擠擁 訪港旅客非主因》,以數據證明兩者關係甚小。文中推算出平均每日在港旅客人數在2002年為就業人口的4.34%,2013年增加至就業人口的10%。在2002至2013年間,平均每日公共交通乘客人次增加了18.11%,訪港旅客只貢獻了其中三分之一;其餘的增長是因為本港就業人口增加了11.70%。


這條數大致上正確,但以每日在港平均旅客人數推算公共交通人次未必最恰當。因為旅客跟一般人搭乘公共交通的次數可能不同,直接以「人數」推算「人次」是先假設了旅客跟居民的搭乘次數一樣,而這個假設必須清楚列明,不能心照不宣。


繁忙與非繁忙時段不盡相同

而且,一個「遊客」未必只佔一個人的位。近來搭過火車的人就知道很多人拉着一篋二篋搭港鐵,根據政府的最新算法,1平方米可站4個人,但帶着個篋的人,1平方米只可站1個,所需的面積是4倍。如此算來,假設一個「遊客」對公共交通的壓力與一個本地就業的人相若,未必很準確,需要斟酌。


當然,因為沒有其他數據支持,這個假設也無可厚非。撇除以上,還有一個重點:繁忙時段跟非繁忙時段不能看齊。文中計算的是「平均」搭乘人次,因為「平均」來說遊客與本港就業人口的比例只從4.34%增加至10%,於是沒有加劇繁忙時段的擠擁,這立論未必正確。例如在非繁忙時間,載客率是40%,就算多5%人,也承受得到,最多加開班次,如港鐵剛剛宣布東鐵線在假日非繁忙時間由4分鐘一班加至3分鐘一班 。可是在繁忙時間,某些路線載客率已達100% ,港島線、觀塘線和荃灣線等在早上繁忙時間已是一車接一車開進月台,因信號系統問題暫時無法再加車,乘客也要等幾車才能逼進車廂,在這個前提下再多5%遊客,不堪設想。


港鐵道路同樣承受壓力

列車如果本來乘客不多,多載一些乘客,不成問題;但如果列車已經擠得摩肩接踵,則多擠一個人也嫌多,這是邊際(marginal)的概念,不能單單因為「平均」多了5%遊客所以說擠擁完全與他們無關。當然,有一假設是遊客會避開上下班的尖峯時段,所以不對公共交通構成壓力,這個假設需要更多證據才可以證明。例如遊客通常會買單程票,或一日遊的全日票,港鐵公司應該有資料可參考。那些職業走水貨的「遊客」,或鄰近地區間中來購物,買一下日用品、奶粉的內地居民則會使用八達通,從其車程紀錄可略知一二,至於居於內地的本港居民,則無從分辨了。


以上僅以港鐵作例說明遊客對整體公共運輸造成的壓力。有人可能會說,自由行只搭港鐵,很少搭巴士,因為遊客集中的地方很多港鐵可到,不會花時間了解複雜的巴士路線,市民見港鐵迫滿人,就會轉搭小巴或巴士,於是港鐵人滿為患之說是錯的。首先,就算是這樣,也不會減少整體公共交通的壓力,人總是要找個方法返工。第二,現在港鐵的擠迫情况是結果,要分流到巴士的人已經分流了,但港鐵還是迫。即便是道路,也多了旅遊大巴,在繁忙時間使用及停泊大街大巷 。因此,遊客增加了本地公共交通的用量,不容置疑。要詳細地知道其壓力大小,則需要更多數據才能討論,不能空泛地指摘遊客壓垮本地交通,或者說兩者沒有關係。


作者為浸會大學講師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9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以500字為限。電郵forum@mingpao.com,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