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市場對內地城市商業銀行的認識,要從去年11月重慶銀行(1963)和徽商銀行(3698)的陸續上市開始。給小企業做貸款,是這類銀行的核心業務。
徽商銀行董事長李宏鳴日前接受本報專訪,他表示,傳統存貸業務佔比過大並不可持續,該行冀發展為綜合性銀行,正啟動投融資、基金託管和資產管理等中間業務,預料今年相關收入會迅速增長。
冀發展為綜合銀行
從目前已上市的三家城商行的盈利和市值規模看,徽商銀行排首位,2013年,該行賺近50億元(人民幣•下同)。
不過,在營業收入中,徽商行的淨利息收入佔比高達94.4%,中間收入僅佔5.6%,李宏鳴不諱言,國有股份制銀行的中間收入佔比一般在25%左右,城商行亦在一成左右,徽商行則遠不及同業,主因過往在中間業務的結構、產品創新等方面存在缺陷,近年已在努力拓展收入來源。
「我們去年大量增加發卡業務,往後投行業務也會有較大增長,包括資管、基金等,我們已經拿到第三方基金託管和主證券承銷商的資格,有了這個金剛鑽,未來中間收入會成為一個重要增長點。」 李宏鳴說,徽商行去年的手續費和佣金業務收入按年升36.4%至5.4億元,若增速不變,業務佔比會很快可達至同業水平(約2年)。
淨利息收益率逐年下滑
反觀徽商行的傳統存貸業務,過往三年,雖然每年的收入都持續雙位數增長,但在利率市場化下,其淨利息收益率從2011年3.17%逐年下滑至去年的2.63%。
李宏鳴解釋,一方面,存款定期化及理財產品盛行等因素,拉高了負債端的成本,另一方面,該行主動將貸款風險偏好調低,並擴大個人業務,以致資產端的收益率降低。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