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IATA年底出報告 防馬航事件長青網文章

2014年04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4月07日 21:35
2014年04月07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馬航事件至今仍沒有進一步的線索,代表全球主要航空公司的國際航協(IATA)行政總裁湯彥麟(Tony Tyler),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目前航空界使用的很多追蹤技術「非常落後」,航協會組織航空專家,將於12月前公布研究報告,為業界改善航機追蹤提出建議。


湯彥麟稱,當前很多可供航空業採用的先進追蹤技術,因成本高昂及各國合作不足而不被採納,造成「飛機無法監控」慘劇。他指會組織飛機製造商、衛星製造商、航空公司及擁有飛機搜救知識的專家,共同完成航協年底前發布的報告,其中會探討是否需要實時黑盒串流,把航機全程信息實時通過衛星上傳。


研黑盒信息實時串流

此外,湯彥麟表示全球大部分航空公司,已經在航機安保方面投入巨額資金,但若政府不加大重視,仍存在很多安全漏洞,如邊境檢查只能靠政府之間的合作完成。「目前有60個政府要求航協和航空公司提供航機上的預報旅客信息(API),包括乘客姓名、護照號等,但據了解,除了英美等少數國家,多數政府即使要求取得數據,亦沒有採用。」他表示,馬來西亞政府之前並沒有要求航空公司提供數據。


曾擔任國泰(0293)行政總裁的湯彥麟,多次強調香港機場第三條跑道的建設已經到了「極緊迫的時期」。除了因為香港機場的客運量近年均錄得較高增長,機場將提前達到飽和,亦因為內地航空業快速發展,令競爭加劇。


內地開放空管 對港是挑戰

他認為,內地政府投放大量資金在機場基建,而內地又有巨大的航空需求,目前內地三大航空公司的盈利狀况仍欠佳,其中一個制約因素是航空管制。但根據航協北京辦事處提供的資料,空軍逐步開放空域和增加航道。儘管空軍仍控制近八成空域,但目前北京至上海、北京至廣州等熱門航道的使用權,民用航班和軍用航班對半分,又將更多空軍機場轉為民用。


湯彥麟表示若航空管制放開,內地航空公司的準點率提升,可以增加更多內地和國際航班,對香港的樞紐地位或是挑戰。此前有業內提出香港可和澳門及廣東省機場合作,或建設第二機場,湯彥麟直指「想法瘋狂」。


「當其他機場基建和政策更好,可滿足更多旅客需求,香港還指望它們會願意合作嗎?」他表示,香港的優勢在於中轉客多,多個機場合作不利中轉,建設第三跑道是香港機場保持優勢的唯一方式。


明報記者 魏嘉儀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