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上周三,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公布了三項經濟推進措施。
第一,確定深化鐵路的投資和融資體制改革、加快鐵路建設,包括設立每年規模達到2000億至3000億元的鐵路發展基金,創新鐵路建設債券的發行品種和方式等等。
第二,發揮開發性金融對棚戶區改造的支援作用。會議確定,由國家開發銀行成立專門機構,實行單獨核算,採取市場化方式發行住宅金融專項債券,向郵儲等金融機構和其他投資者籌資,鼓勵商業銀行、社保基金、保險機構等積極參與。
第三,研究擴大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實施範圍。將小微企業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實施範圍的上限,由年應納稅所得額6萬元,進一步較大幅度提高,並將政策截止期限延至2016年底。
穩增長保就業 爭取國民支持改革
由於出現改變政策方向的信號,人民幣的匯率在離岸市場即時上升。從早前的經濟數據來看,總理李克強要實現今年7.5%經濟增長目標,難度已增大。於是市場早已預期,中國將會推出某種形式的刺激經濟方案。上述新措施至少在某程度上符合需要。中國領導人顯然希望看到經濟穩定增長。原因是,就業仍然是內地政府的首要任務;穩定的經濟增長是必需的,因為北京需要爭取國民支持改革國有企業和財政制度。
但與2009年的大灑金錢不同,我們現在看到的促進經濟增長的措施,遠遠不及當年的「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中國的領導人很清楚,大規模擴充信貸、扭曲國有企業投資,將會對國家的經濟健康構成危險。
我們預期,內地政府今年的出招,會好像去年經濟增長跌近底線時,政府推出的措施一樣——當局會繼續微調貨幣政策,比「從緊」要放鬆一些,公營事業的投資將會限制在一些目標範圍內。但是,今年的財政預算不會再有大的財政刺激。
這一輪支援措施中最受青睞的是鐵路建設。這表明,內地政府希望在維持經濟信心與承諾推進改革之間,保持平衡。若管理得好,投資鐵路可提高勞動人口的流動性,增加物流效率,的確是可以提高生產力。但問題是資金緊張、鐵路的收費模式落後。因此,日前的加速建設鐵路的消息中,最令人鼓舞的部分,是會有收費制度改革。
改革鐵路收費 令人鼓舞
一條新的煤炭運輸鐵路──由神華集團控股、與地方企業合資建設和經營的「准池鐵路」,將會被允許根據市場需求來自行設定貨物運送收費(由鐵路運輸企業與用戶、投資方協商確定具體運費水平)。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變化,因為收費受管制一直被認為是鐵路公司的資產負債表惡化的根本原因。
這種改革方式顯示,任何進一步的刺激經濟措施,都會相對克制,目的只是借助市場自由化的政策,來穩定經濟增長。違背北京的改革議程的舉措,將不會被容忍。
內地股市或回升
北京領導層的立場是,還需要持續進行微調,以調控風險,但要避免地方政府和金融業將救市措施誤解為中央大開綠燈、容許新一輪的大幅放寬信貸措施來刺激投資。其實,日前的公布只屬於一些提振經濟信心的措施。
然而,北京很清楚,這樣的微調是在其能力範圍之內的。因此日前的公布再一次提醒大家,中國很可能會在經濟改革、謹慎的貨幣政策以及經濟增長之間成功取得平衡。中國的股市應該會反映這點。由於中國股票的估值現在仍處於近乎股災式的低位,隨着市場被日前的公布以及將來可能推出的跟進措施說服,北京有可能在經濟改革、謹慎的貨幣政策以及穩定的經濟增長之間成功取得平衡,中國股市將有可能出現顯著的重估和上升。
GaveKal Dragonomics資深經濟師
[潘迪藍 國際視野]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