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近期由中西區區議會審批推廣《基本法》撥款的爭議,再度引發社會關注區議會這民意代表機構的運作及透明度。納稅人每年花在地方行政的公帑支出數以十億元計,但究竟這些支出是否用得其所,有否被濫用,大眾不應再不聞不問。
究竟全港18區區議會共花港人多少?按照民政事務總署的2014/15年度預算,今年度在「地方行政」、「地區建設」和「環境改善工程」上的預算開支達20億元,當中不少撥款開支,都會有區議會的參與。
以全港有507名區議員計,粗略計算他們的每月薪津、實報實銷營運開支及非實報實銷的雜項開支津貼,每年便要花上3.23億,一屆區議會4年任期已近13億元,這還未計算他們的約滿酬金、開設及結束辦事處的開支津貼。
這還不止,政府還會透過不同的名目向各區議會撥款,以推廣某些特定的政策或活動,例如近日引起爭議的推廣《基本法》活動撥款,便是透過「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通過民政事務總署向各區議會撥款最多25萬元。在元朗區區議會有關撥款的說明文件便明言,希望有關活動能配合政府政改諮詢,「以《基本法》為基礎,依法落實普選的信息帶到地區各階層」。換言之,450萬公帑便花在地區為政府推廣「依法推動政改」的政治信息。
不過,從民主黨中西區區議員許智峯抗議議會黑箱撥款的事件中看到,有權批撥龐大公帑資源的區議會,每每透過傳閱電郵或文件、不經開會討論的方式通過撥款,如此下去,本應用作就地區或全港性事務向政府反映意見的地區議會,會否淪為地區分配資源「餅仔」的黑箱議會?看來,審計署是時候再次出手,檢視區議會的撥款制度及運作方式,是否合情合理,用得其所了。
作者是資深傳媒工作者
究竟全港18區區議會共花港人多少?按照民政事務總署的2014/15年度預算,今年度在「地方行政」、「地區建設」和「環境改善工程」上的預算開支達20億元,當中不少撥款開支,都會有區議會的參與。
以全港有507名區議員計,粗略計算他們的每月薪津、實報實銷營運開支及非實報實銷的雜項開支津貼,每年便要花上3.23億,一屆區議會4年任期已近13億元,這還未計算他們的約滿酬金、開設及結束辦事處的開支津貼。
這還不止,政府還會透過不同的名目向各區議會撥款,以推廣某些特定的政策或活動,例如近日引起爭議的推廣《基本法》活動撥款,便是透過「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通過民政事務總署向各區議會撥款最多25萬元。在元朗區區議會有關撥款的說明文件便明言,希望有關活動能配合政府政改諮詢,「以《基本法》為基礎,依法落實普選的信息帶到地區各階層」。換言之,450萬公帑便花在地區為政府推廣「依法推動政改」的政治信息。
不過,從民主黨中西區區議員許智峯抗議議會黑箱撥款的事件中看到,有權批撥龐大公帑資源的區議會,每每透過傳閱電郵或文件、不經開會討論的方式通過撥款,如此下去,本應用作就地區或全港性事務向政府反映意見的地區議會,會否淪為地區分配資源「餅仔」的黑箱議會?看來,審計署是時候再次出手,檢視區議會的撥款制度及運作方式,是否合情合理,用得其所了。
作者是資深傳媒工作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