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耶倫提3就業個案 兩為釋囚長青網文章

2014年04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4月05日 06:35
2014年04月05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聯儲局主席耶倫周一舉出3個真人例子闡述美國求職艱難,薪酬未回復到海嘯前水平。彭博社隨後揭發她提及的其中兩人是前罪犯,質疑相關例子缺乏代表性。但《金融時報》為耶倫辯護,形容這些昔日罪犯的悲慘遭遇,才反映美國就業市場的真正現况。


彭博質疑代表性 FT撐

彭博社追訪耶倫提到的3個人,其中失業兩年的普爾(Dorine Poole)承認20年前因嚴重盜竊被判囚,獲緩刑兩年,因而陷入求助「惡性循環」;至於只找到散工和臨時工、領取最低工資的布朗利(Jermaine Brownlee),則是去年被控藏有海洛英,現時獲假釋。報道引述聯儲局一名女發言人指,耶倫與兩人對話前,已知悉其底細。彭博質疑這些犯罪紀錄本身可能影響僱主的聘用決定,未必與就業環境有關。


不過《金融時報》為耶倫辯護,形容她「其實選擇了完美的人選」,解釋聯儲局出手處理長期失業問題的重要性。報道同意有案底者較難獲得僱主青睞,但強調「美國國內數以百萬計被送進監獄的人,及其隨後找工時的掙扎,是這個全球最大經濟體就業市場參與率下降的關鍵原因」。


報道引述華盛頓經濟及政策研究中心經濟師施密特(John Schmitt)指出,美國有案底者佔勞動人口比例處於高水平已有一段長時間。25歲至54歲男性在1964年的勞動力參與率高達97%,如今卻只有88%,主要原因便是下獄問題。美國囚犯數目是英國的5倍、北歐的10倍。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