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資「買糧」年增千億長青網文章

2014年04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4月04日 06:35
2014年04月04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史無前例地將糧食安全列為第一大任務,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亦以構建糧食安全戰略為主題,稱要「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反映當局對糧食供應風險的重視。在此背景下,中資赴海外「採購」糧食相關資產規模激增,在最近1個月內,中糧集團連續公布兩單海外收購,斥資合共逾210億元收購荷蘭糧食貿易公司Nidera多數股權和來寶旗下農產品貿易業務多數股權。在去年,中資併購糧食相關資產的交易,金額達1318億元,較前一年大增逾千億元。


中糧117億收購來寶旗下業務

內地糧食安全年年都講,但今年首次被列為全年經濟工作的第一任務。內地乳業、屠宰業的整合正在加緊推進,龍頭央企則擔負起海外併購的重任。繼3月收購荷蘭糧食貿易公司Nidera多數股權後,中糧集團昨宣布,斥約117億港元收購來寶(Noble)旗下農產品交易業務51%股權。收購估值是相關業務資產淨值的1.15倍。


總部位於香港、在新加坡上市的來寶主要從事農產品和能源商品貿易,旗下農產品業務主要集中在南美、歐洲及亞洲,涵蓋糧食及油籽、糖、可可、棉花及咖啡等類別。中糧稱,來寶農業將作為中糧海外採購平台,助推中糧的全產業鏈戰略。


雙匯367億併Smithfield 近年最大宗

相比央企中糧,地方國企海外採購就更加多元化。總部位於上海的光明集團近收購目標並非僅是中國傳統食品,還包括早餐穀物片和葡萄酒。早年經歷數次出師不利後,光明終於在2012年完成對英國維他麥Weetabix 六成股權的收購,同年又收購了法國葡萄酒商Diva Bordeaux多數股權。近期,集團又傳出擬以約125億港元收購以色列最大乳品製造商Tnuva。至於近年最大的中資收購,則是雙匯以367億元併購美國的Smithfield,合併後的公司,更擬在短期內在港上市。


中資走出去收購糧食相關資產,源於中國對食品供應的擔憂,中國在2012年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農產品進口國,國際農產品市場的大幅波動推動央企出海併購。據彭博數據,2013年中資企業在食品及農業領域的已完成或潛在併購活動金額達169億美元(約1318億港元),較2012年增加逾1100億元或6倍。食品領域也已成為中資併購的主戰場,過去5年相關交易總金額接近2500億港元,在所有領域的併購交易中佔八成。


德勤:同時吸收技術人才管理經驗

「這一方面是出於糧食安全的國家戰略,同時也是為了吸收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相信未來還會更多。」德勤大中華財務諮詢主管合伙人黎嘉恩表示,過去中資海外併購主要以能源領域為主,但近兩年這類收購漸少,反而在食品、農業、高科技領域的併購快速上升,且不乏大宗交易。他指相比資源、高科技領域,食品企業併購敏感度較低,不少民企也開始籌謀海外併購。「很多中資也已經不是第一次做併購,相對以前經驗也要豐富很多。」


明報記者 李萌、陳子凌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