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我以為,「港人港地」不單為了遏抑樓價,更重要是制止內地熱錢流到本地房地產市場炒賣。要遏抑樓價,「雙辣招」的成效的確最具效力,但雙辣招有效不代表港人港地便沒用。要抑制外地資金把香港當作散錢的天堂,只有透過限制買家身分,還要長遠地增加港人港地的市場比例,方可收得成效。如今梁振英一句樓市不過熱,變相承認港人港地不復存在,如果政府有決心維護本地房屋供應,為什麼才批出兩幅港人土地,便半途而廢?
內地買家多大程度托高樓市,令本地人士無法買樓,不妨看些端倪:中原地產研究部指出,2013年第4季私人住宅市場裏,內地個人買家比例佔宗數8.2%,佔金額12.9%,但那是雙辣招推行後的效果,2011年高峰期金額比例還是有25%般高的,研究還特別指出即使推行雙辣招,一手樓市減價促銷,令內地買家有回升趨勢。
此外,市場上的私人單位多大程度裨益本地市民,值得懷疑。近年內地旅客多,賓館需求大,已有不少舊樓單位改建為賓館;另一邊廂,接連有報道指雖然新落成物業如古洞天巒大多數售出,晚上卻猶如鬼城,被指根本不是用來置業而是用來炒賣保值。舊樓減少,新樓又非置業,這時還要放內地買家一馬,樓市不熾熱不等於香港市民有業可置!
政府的確立下未來 10年私人單位供應約18萬個的目標,頻頻覓地,可能太害怕地產商沒興趣,地積比低單位數目少的發展項目比比皆是:北角邨公屋本來可住14,353人,新發展供應只能容納不夠3000人。現在再沒有港人港地,單位賣給同胞,供應又打折扣。做人不可未富先驕,一切只是夢一場。
作者是民主黨南區區議員、左翼21成員
內地買家多大程度托高樓市,令本地人士無法買樓,不妨看些端倪:中原地產研究部指出,2013年第4季私人住宅市場裏,內地個人買家比例佔宗數8.2%,佔金額12.9%,但那是雙辣招推行後的效果,2011年高峰期金額比例還是有25%般高的,研究還特別指出即使推行雙辣招,一手樓市減價促銷,令內地買家有回升趨勢。
此外,市場上的私人單位多大程度裨益本地市民,值得懷疑。近年內地旅客多,賓館需求大,已有不少舊樓單位改建為賓館;另一邊廂,接連有報道指雖然新落成物業如古洞天巒大多數售出,晚上卻猶如鬼城,被指根本不是用來置業而是用來炒賣保值。舊樓減少,新樓又非置業,這時還要放內地買家一馬,樓市不熾熱不等於香港市民有業可置!
政府的確立下未來 10年私人單位供應約18萬個的目標,頻頻覓地,可能太害怕地產商沒興趣,地積比低單位數目少的發展項目比比皆是:北角邨公屋本來可住14,353人,新發展供應只能容納不夠3000人。現在再沒有港人港地,單位賣給同胞,供應又打折扣。做人不可未富先驕,一切只是夢一場。
作者是民主黨南區區議員、左翼21成員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