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樓市雖有好消息 地產股到價/文:江宗仁長青網文章

2014年04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4月03日 21:35
2014年04月03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恒指昨升75點,收報22,523點,成交金額736億元。中港樓市齊齊有好消息,特首一句「樓市已唔存在過熱情况」,變相宣布政策已轉向,內地則盛傳多個城市醞釀放寬限購令,疲弱已久的中港地產股急升,但以龍頭來看,好消息已反映得七七八八,是否轉戰二三線股來博反彈,就視乎投資者有多進取。港交所(0388)昨午後停牌,市傳將推出港滬雙向直通車,市場反應有兩個,一是H股較A股有溢價的中資金融股受壓,另一是券商股急升。


內地樓市轉弱,作為中國經濟的支柱產業,中央很可能要採取「雙向調控」,亦即救市。樓價已下跌近3年的溫州市,有報道指該市住建委已牽頭草擬了一個綜合方案,並上報浙江省政府,而《上海證券報》報道,杭州、長沙等城市亦正醞釀放寬限購令,消息刺激內房大幅炒起。另外,港人港地基本上名存實亡,市場視之為政策轉向,本地地產股強勢,新地(0016)逼近百元大關,長實(0001)再創52周高。


內房調控傳鬆綁 去庫存仍需時

股價究竟反映了多少,看看龍頭股跟高位相距便略知一二。中國海外(0688)昨收報21.05元,最高見21.45元,相距去年下半年的「高原區」下限22.6元,不足5%;長實新高,新地則處於過去1年的偏高水平,龍頭股價已相當程度上反映了政策的意外轉向可能。大家亦看到這個情况,一窩蜂湧向二線以下股份,不少均爆升達10%,但這些股份升急跌快,又多處於二線或以下城市,只合進取投資者。


從基本因素來看,限購放寬確實可釋放購買力,但估計助益最多能維持2、3個月。假設限購是嚴格執行,去年的成交量便全屬實際住屋需求,但作為二線頭、準一線城市的杭州,消化現有庫存已需時3年,就算放寬限購帶來額外30%交投,消化仍需27個月,開發商很快便要再劈價速銷。此外,無錫、常州等庫存跟杭州亦相若,肯定已非個別情况。


「港人港樓」名存實亡 加息礙地產股

香港這邊供求關係相對較佳,就算未來數年新盤供應趨升,但供求亦只由偏緊變為正常,狀况優於內地,但本港樓價同樣已可確認見頂,明年就進入加息周期,資金不會太過樂觀,幾隻本地地產股跟分析員的目標價,其實只相差2%至10%,大致上已到價。


港滬「直通車」 券商最受惠

港交所停牌,市傳與上交所合作,後者將QDII集中報送,海外機構亦可透過港交所投資A股,變相是港滬股市雙向直通車。這樣的話,由於大型國企H股多較A股溢價不少,國指在新興市場明顯回勇下仍要跌,但港交所指雙方未有結論,國指今市有機會回升。假如中港股市相互直通車,最受惠的莫過於券商,中信證券(6030)、海通證券(6837)及銀河證券(6881)均向好,升幅介乎1.8%至6%。


[江宗仁 還看今朝]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