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一國兩制」雖「成事不足」,但卻可「敗事有餘」孆憛R蔡子強長青網文章

2014年04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4月03日 06:35
2014年04月03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當年鄧小平決定在港實行「一國兩制」,除了穩定民心,以利收回香港之外,也想對台灣起到一種示範作用,以利兩岸最終統一。但30年過去,隨着台灣的民主化步伐,在兩岸三地一馬當先,「一國兩制」對台灣的示範作用,已經成了一場空話,台灣也愈走愈遠。


「一國兩制」由統戰手段變成負面示範

但「一國兩制」對台灣起不到正面的示範作用,卻不等於起不到負面的示範作用;香港經驗雖然「成事不足」,卻不等於它不可以「敗事有餘」;不能讓台灣人對大陸添加好感,卻不等於不能讓他們添加厭惡。


近日最多聽到的兩句說話,就是「今日香港,明日台灣」,以及「今日台灣,明日香港」。前者是警告如果台灣通過《兩岸服務貿易協定》的立法,香港今天的大陸化現象,如自由行陸客迫爆香港、大陸資金控制香港命脈、北京政治上予取予攜等,就會在將來台灣身上重蹈覆轍;後者則是一些香港社運人士受到台灣「佔領立法院」的行動所啟發和鼓舞,認為將來也可以用「佔領中環」來重演同樣的抗爭一幕。


事實上,從電視新聞的熒光幕上可見,在台灣立法院的議事堂上,在當地黑壓壓的靜坐和遊行群眾中,都可見到「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標語。香港在當地已經儼然成為一個反面例子,讓台灣人對大陸醒覺,不存絲毫幻想,以至動員反抗情緒。正如派駐台灣的報人「堅哥」,在其《蘋果日報》專欄中說:「東方之珠突然間被自己人及別人,在台灣密集的每天被當成負面教材,左一句香港已死,右一句香港屍體,上一句香港淪陷…… 」


連戰被當作上賓又如何?

在正常情况下,被別人拿來作反面教材,這無疑會令香港人難堪,但奇怪的是,今回香港人卻不見得不悅,甚至有人「穿上」紙板,抵着風雨,在立法院外站立。紙板上寫的是:「我是香港人,請台灣踏在我們的屍體上,想你們的路」。


我想,這與部分人在遊行中拿出「龍獅旗」一樣,與其說他們真的相信香港可以返回英治時代當殖民地,不如說他們想落中國臉,以泄心頭之憤。


連戰每次到訪大陸都被視為上賓,由胡錦濤到習近平都高規格接待,原因當然是出於統戰,雖然連戰自己喜不自勝,但試問,這又對贏得台灣民心能起到多少作用呢?連戰充其量只是一個沒落的政治貴族,甚至只會被台灣年輕一代視為已被北京收編的特權分子,我相信連戰不會對台灣年輕人有何號召力,他們畢竟活在兩個不同的世界。


這才是真正的血濃於水

相反,通過媒體報道,甚至通過與香港年輕朋友的親身接觸,他們認知的卻是一個財大氣粗、壓制民主自由、橫蠻無理的中國。


今天,有台灣的社運人士來香港,與佔中人士分享非暴力抗爭經驗;同時,亦有香港的學生和各界人士去台灣,到現場支持「佔領立法院」,以及「反服貿抗爭」;剛過去的周日,學聯也支援在港台生搞遊行示威,聲援他們的台灣同胞,我相信這類交流,更能體現台港兩地的血濃於水,比起連戰到大陸當上賓,更能讓台灣年輕一代產生共鳴。


近日網上瘋傳一個故事:一位24歲月搵只得萬幾元的小文員陳小姐,熱愛香港,也熱愛台灣,看到台灣最近發生的抗爭,熱血上湧,自掏腰包,仗義資助在港台生返台聲援示威者,彌補平日不能親身參與社運的遺憾。她說一直留意這次太陽花學運的發展,深受感動,亦想像到在港的台生只會比她更焦急,遂決定出錢資助兩張機票,後來反應熱烈,她決定加碼至4張,說「最多下個月食穀種」,結果不少朋友響應這個義舉,紛紛也加入出錢,最後資助到9張。陳小姐說,她收到很多台灣人寫來的電郵多謝自己。陳小組說讀大學時研究台灣文學,學到香港沒有的價值觀,從台灣人身上學識怎樣去愛自己土生土長的土地。


我相信,這才是真正的血濃於水,我也相信,這樣建立起來的兩地情誼,也更加細水長流。至於北京心目中的「大禮」《服貿協定》,卻反而弄巧成拙。財大氣粗,頤指氣使,或會換來別人忍讓,但卻贏不到別人的尊重,更會惹來別人的厭惡。


若然一天台灣只能選「愛國愛台」人士

當台灣人已經可以一人一票選總統,選國民黨可以,選民進黨也一樣可以;馬英九固然可以上台,陳水扁也一樣可以當總統,試問當他們看到,北京卻對着香港凶神惡煞,說只有「愛國愛港」的人可以選特首,爭了30多年的一人一票普選特首,原來只是得個「桔」,台灣人還能對大陸有何好感?台灣人豈會不怕一天,就只有連戰這類「愛國愛台」人士(又或者其子連勝文),才可以出來選台灣總統?要台灣人支持兩岸統一,只怕是一場春秋大夢而已。


北京或許在很多香港問題上,可以「大石壓死蟹」,「霸王硬上弓」,橫豎香港已經回歸,九七之前對香港所作的政治承諾以至甜言蜜語,儘可以「過海神仙」,拋諸腦後,但他們卻忘了台灣仍未統一,於是,如今終於要付上代價。未來你對台灣人說更多的甜言蜜語,你估他們還會信嗎?


蔡子強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