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有消息指出,今次港交所與上交所研究互連,而未包括深交所,是因為中央希望能支持在上海掛牌的重磅股。事實上,滬深兩市的活躍程度近年已存在明顯反差,雖然中央過去曾出手「暗助」上交所,但結果仍是徒勞。
2001年,中證監關閉了深交所的主板市場;2004年,深交所設立中小板,明確了上海的主板市場地位,當時曾有不成文規定,IPO高於1億元(人民幣,下同)去上海,其他去深圳。
值得留意是,2010年中證監曾放寬了企業到上交所上市的股本限制;上周五(3月28日)更表示會取消所有股本限制,完全讓企業自由選擇上市地方。
滬市公司較少 成交較低
事實上,上交所的發展近期不盡人意,去年上證綜指全年累跌6.75%,深市中小板、創業板則分別升17.54%和82.73%;論上市公司數量,截止3月30日上交所為959家,深交所為1098家,且上交所每日成交量平均僅為深交所的八成左右。就算是今年IPO重啟,排隊上市的公司數量也是以深交所較多。
為此,上交所最近先後提出了藍籌公司發行優先股、上證50指數股票T+0,以及創立「戰略新興產業板塊」等應對策略。昨日傳出滬港互連,上證指數升0.56%,而深市創業板卻跌2%。
2001年,中證監關閉了深交所的主板市場;2004年,深交所設立中小板,明確了上海的主板市場地位,當時曾有不成文規定,IPO高於1億元(人民幣,下同)去上海,其他去深圳。
值得留意是,2010年中證監曾放寬了企業到上交所上市的股本限制;上周五(3月28日)更表示會取消所有股本限制,完全讓企業自由選擇上市地方。
滬市公司較少 成交較低
事實上,上交所的發展近期不盡人意,去年上證綜指全年累跌6.75%,深市中小板、創業板則分別升17.54%和82.73%;論上市公司數量,截止3月30日上交所為959家,深交所為1098家,且上交所每日成交量平均僅為深交所的八成左右。就算是今年IPO重啟,排隊上市的公司數量也是以深交所較多。
為此,上交所最近先後提出了藍籌公司發行優先股、上證50指數股票T+0,以及創立「戰略新興產業板塊」等應對策略。昨日傳出滬港互連,上證指數升0.56%,而深市創業板卻跌2%。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