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育兒百科﹕學術強理解力差 孩子應否重讀K1?(0-4歲)長青網文章

2014年04月0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4月02日 06:35
2014年04月02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問﹕兒子讀K1,老師指他在理解力、聽指令方面都跟不上,有意要他明年重讀K1。我很困擾,兒子升上K1後,我覺得他有大進步,老師亦說他進步很快,但他是個慢熱孩子,需要長些時間適應。學業上他沒問題,在校外已跟K3的小孩上英文堂,導師說他有K3程度,他亦學識加減數,之前有playgroup老師叫我帶他做測試,了解是否資優生。他要否重讀K1?若老師堅持,我可以怎樣做?


答:對於幼兒的發展和表現,一般人會用「高度概括化」的思維來理解。例如資優,孩子在一方面能力表現較突出,就被看成「這孩子很聰明」,各方面都比別的孩子強,其實,資優是個很寬闊的概念,並非一兩個表現或測試能定奪出來,最重要是,父母需全面了解孩子的能力、喜好、優勢等。這情况亦常見於教養孩子,教師、家長常用「以一概全」的態度來處理孩子的問題,例如孩子表現稍遜,便簡單化地認為「讀多一年」、「長大一點」便能解決,卻沒有深入了解孩子的真正困難和需要。


全面理解孩子能力

就你孩子的情况來看,他在英文、數學的能力頗好,但為什麼在理解力、聽指令方面卻落後於同齡的幼兒?這方面,先要了解老師所說的理解力是什麼,是指語言上的還是其他?不聽指令是孩子不明白抑或不肯按老師的要求參與活動?此外,英文導師指你兒子的英文能力有K3的程度,是指閱讀?背誦生字?而數學能做加減數,是否操練的結果?這一連串問題的答案其實很簡單﹕全面地、客觀地、深入地了解孩子的成長。


宜與教師深入討論

至於要否重讀一年,其實孩子上K1才三四個月,不宜太快下判斷,有些孩子需較長時間適應,而且由現在到學期完結還有五六個月,建議家長詳細詢問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有沒有語言表達的困難?他的社交能力如何?一般幼稚園都有「學習檔案和各類評估表」,可和老師深入討論。有些幼稚園更可讓家長觀課,不妨詢問學校能否讓你進入課室。整體了解孩子後,再和校方商量,重讀對孩子有什麼好處?有何支援?相信校方會願意為孩子提供適切的教育。


資料提供﹕香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幼兒及基礎教育學部高級講師李麗梅博士

文:Happy Pa ma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