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野簷﹕琢磨習近平的中山裝長青網文章

2014年04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4月01日 06:35
2014年04月01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紅都要有大生意了。紅都服裝店在北京東交民巷裏,多少年都是給國家領導人做禮服的,比如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那時的禮服,當然是中山裝。後來一般幹部,比如外交官,也到那裏做服裝,當然西服也擠進去了。


3月22日,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身著中式服裝,出席荷蘭國王的盛大國宴。習近平的服裝,乍一看以為是中山裝,但細一看,與中山裝區別甚大,領子是不翻的立領,鈕扣是暗的,胸部的衣袋也只有一個。實際上,它顛覆了中山裝的一些關鍵元素。


愛國人士急不及待稱「國服」

一些愛國人士,亟不可待地要把習近平這套改良中山裝命名為「國服」。想想吧,這麼大個國家,連個國服都沒有,太有損文化自信了。


中山裝據說是孫中山自己設計創造的。其實,中山裝不是國貨,是從日本學生裝改版來的,而日本學生裝又是軍裝的變種,日本軍裝卻是從歐洲學來的……總之,中國漢族早已沒有自己標誌性服裝,總不能漢朝的大袖子甩來甩去吧。


沒有,那就拿來,也不慚愧。毛澤東登上天安門後,就一直穿著中山裝,毛名氣大,中山裝又被叫做「毛裝」。


一段時間,全國人民都穿中山裝。於是,中山裝就有了許多簡化版,最普遍的是類似軍便裝。首先顏色不是草綠色,而主要是藍色,那時老外把中國人叫做「藍螞蟻」。其次,口袋被簡化了,中山裝4個衣袋,都是明袋,簡化版的衣袋則是暗袋,有些只有3個袋。解放軍軍服,由於沒有軍銜,主要靠衣袋來區分官兵,軍官服是4個暗袋,士兵只有兩個。


江胡著中山裝曾惹猜測

服裝從來都是政治和等級的象徵,古時只有皇帝才能穿明黃的華服,而「文革」時,紅衛兵以舊軍服為榮。其實,穿中山裝還是挺奢侈的,裏面要有白恤衫襯托。但那時中國百姓窮,很少有人能有幾件雪白恤衫,於是流行一種叫做「假領」的布片,就是的確涼的領子,套在中山裝的領子裏,來充當恤衫,假冒幸福。如果穿西裝,這布片就要大許多,給供給增加壓力——所以領導喜歡中山裝。


改革開放後,中國最顯著的變化是服裝,豐富多彩了。尤其以領導人為標誌,當年胡耀邦、趙紫陽等,以帶頭穿西裝、打領帶引領示範,顯示改革。只是後來,賣雞蛋的都有西裝穿了。


1989年「六四」後,中國新一屆領導齊刷刷地穿著中山裝出席重大活動,令人們詫異。據說,只是在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後,改革之氣再度高揚,西裝才收復失地。2009年國慶60周年時,胡錦濤等又一次著中山裝露面,曾引起猜測。1998年江澤民訪日,在日本天皇的歡迎宴會上著黑色中山裝,也嚇了日本人一跳。


那麼,習近平穿改良中山裝是什麼意思?習近平上台的名言之一是,打通「兩個30年」。那麼,前30年是中山裝,後30年是西裝,都不能扔,於是調和調和,大拿全收。但也可能啥都沒有,只是設計師的隨手玩鬧。


中央握重權 潮流隨領導

不管是否玩鬧,只要領導樂意,真能把這捧為國服。都說市場說了算,其實從沒有哪個時期像今天領導說話這麼管用。3月22日,中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消息,江西省副省長姚木根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正接受組織調查。就在同一天,當地省委機關報《江西日報》刊發署名「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姚木根」的文章〈紀念第22屆世界水日〉。要下台的官員,怎能還發文章?蓋因為,中央一刀子插到底,省委莫問,鬧烏龍。


要想知道這刀子有多快?3月21日山東省平度市鳳台街道杜家疃村農田裏一處帳篷起火,致4名護地農民1死3傷,其中耿福林身亡。據說,中紀委已受理此案——一刀子插到村裏。


有這等力度,國服安能不興?新的「胡服騎射」豈不蓬勃?紅都要賺大錢了。


作者是內地資深傳媒人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