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這兩星期,本欄的宗旨是建議股民離場少休。這幾個月炒細價股賺錢的,固然獲利甚豐,應趁市况陰陽怪氣離場享受人生,去日本趁消費稅前夕搏殺也好,上郵輪也好,股票賺錢,特別是炒細價股,我視之為冤枉錢,除非大得可以即時換樓或做自己夢寐以求的生意,否則一定要花掉賺回來的三幾成,獎勵自己,或送顆鑽石給太太,切忌不斷把賺來的錢都滾落下一注。炒細價股要鋪鋪過關發達,談何容易?
強勢股回落 散戶損手難免
事實上,雖然以昨日收市計,恒生指數在這兩個星期不跌之餘還上升約600點,算是不過不失,不過許多之前熱炒的股份卻面目全非,不要說半新股如老恒和(2226)在盈利上升77%的情况下遭洗倉3日股價下跌一半的經典,連強勢巨無霸騰訊(0700)和銀河娛樂(0027)都由高位大幅回落,恒指雖不跌,但我估計散戶損手的居多。無他,這兩個星期恒指的升幅不過由熱炒股回流傳統指數成分股帶動,理由竟然是因為中國的PMI數據太差,預計中央會有新一輪刺激經濟政策出台!壞消息當好消息看,完全由大戶主導,散戶高位接了「新經濟」的股票,大戶就炒起非常價殘的國企股,散戶現在才追國企內銀,恐怕左一巴右一巴。之前的贏錢方程式似乎已變,這是我堅持離場的理由。
上周亦發生了一件大事,有跟開本欄的讀者不可不知,就是大新系供股。我既然叫讀者買大新銀行(2356)買到停牌,對於有關該行任何重要消息的分析自然責無旁貸。事實上,上周三大新宣布供股,股價迅速從12元急挫,低見10.94元,有讀者動搖,即時電郵詢問怎麼辦,又問我賣盤什麼時候會發生。這條問題,跟問我手上的唐樓何時會受地產商青睞收購一樣。我只可以說,今時今日香港,許多人都希望10年前在西環土瓜灣買下唐樓。沒有買的,看着雜誌報道一些釘王如何賺大錢,就只有流口水的份兒。今天,自從樓市被特區政府開徵多種印花稅打殘以來,而且唐樓業主亦知奇貨可居,已經沒有什麼筍盤。其實,經過亞洲商業、永隆、創興(1111)到上周五停牌的永亨(0302)、大新和東亞(0023)作為碩果僅存的本地錢莊,大新管理層在業績會宣布當日亦積極回應賣盤問題賣盤根本是遲早問題,它們就是10年前的西環土瓜環唐樓!問題是作為投資者,我們應什麼時候去趕這尾班車。事實上,入貨價是任何投資的關鍵,對於這類我們知到收購一定發生、收購價會是市帳率至少1.6倍,未知數就只剩下時間和入貨價。
老牌家族掀抽水潮
以此推論,有跟我買大新銀行的讀者,選擇供股實在毋須考慮。至於是否在這時候加碼,我有一個觀察,最近本地不少老牌家族都有動作:新世界(0017)和大新供股抽水,新鴻基地產(0016)發紅輪亦被市場如此解讀,長實(0001)及和黃(0013)派7元特別股息則被視為大股東套現,老牌家族在市况不明下抽水是否看見許多人看不到的事?有一點值得留意的是,大新銀行上一次於2010年尾供股,之後歐債危機就轉趨激烈,港股遭拖累由2010年底的24,000一直跌足大半年16,170點才見底!因此,目前我手持的大新銀行已累積有一定數量,供股我一定供足,至於增持則採取愈跌愈買的策略,要有耐性慢慢溝貨,才能溝出靚價。其實每一次大新大跌,大家應該為有平貨入而開心!至於高追,目前的市况實在不宜。
獅子山學會 行政總監
[王弼 獅觀點]
強勢股回落 散戶損手難免
事實上,雖然以昨日收市計,恒生指數在這兩個星期不跌之餘還上升約600點,算是不過不失,不過許多之前熱炒的股份卻面目全非,不要說半新股如老恒和(2226)在盈利上升77%的情况下遭洗倉3日股價下跌一半的經典,連強勢巨無霸騰訊(0700)和銀河娛樂(0027)都由高位大幅回落,恒指雖不跌,但我估計散戶損手的居多。無他,這兩個星期恒指的升幅不過由熱炒股回流傳統指數成分股帶動,理由竟然是因為中國的PMI數據太差,預計中央會有新一輪刺激經濟政策出台!壞消息當好消息看,完全由大戶主導,散戶高位接了「新經濟」的股票,大戶就炒起非常價殘的國企股,散戶現在才追國企內銀,恐怕左一巴右一巴。之前的贏錢方程式似乎已變,這是我堅持離場的理由。
上周亦發生了一件大事,有跟開本欄的讀者不可不知,就是大新系供股。我既然叫讀者買大新銀行(2356)買到停牌,對於有關該行任何重要消息的分析自然責無旁貸。事實上,上周三大新宣布供股,股價迅速從12元急挫,低見10.94元,有讀者動搖,即時電郵詢問怎麼辦,又問我賣盤什麼時候會發生。這條問題,跟問我手上的唐樓何時會受地產商青睞收購一樣。我只可以說,今時今日香港,許多人都希望10年前在西環土瓜灣買下唐樓。沒有買的,看着雜誌報道一些釘王如何賺大錢,就只有流口水的份兒。今天,自從樓市被特區政府開徵多種印花稅打殘以來,而且唐樓業主亦知奇貨可居,已經沒有什麼筍盤。其實,經過亞洲商業、永隆、創興(1111)到上周五停牌的永亨(0302)、大新和東亞(0023)作為碩果僅存的本地錢莊,大新管理層在業績會宣布當日亦積極回應賣盤問題賣盤根本是遲早問題,它們就是10年前的西環土瓜環唐樓!問題是作為投資者,我們應什麼時候去趕這尾班車。事實上,入貨價是任何投資的關鍵,對於這類我們知到收購一定發生、收購價會是市帳率至少1.6倍,未知數就只剩下時間和入貨價。
老牌家族掀抽水潮
以此推論,有跟我買大新銀行的讀者,選擇供股實在毋須考慮。至於是否在這時候加碼,我有一個觀察,最近本地不少老牌家族都有動作:新世界(0017)和大新供股抽水,新鴻基地產(0016)發紅輪亦被市場如此解讀,長實(0001)及和黃(0013)派7元特別股息則被視為大股東套現,老牌家族在市况不明下抽水是否看見許多人看不到的事?有一點值得留意的是,大新銀行上一次於2010年尾供股,之後歐債危機就轉趨激烈,港股遭拖累由2010年底的24,000一直跌足大半年16,170點才見底!因此,目前我手持的大新銀行已累積有一定數量,供股我一定供足,至於增持則採取愈跌愈買的策略,要有耐性慢慢溝貨,才能溝出靚價。其實每一次大新大跌,大家應該為有平貨入而開心!至於高追,目前的市况實在不宜。
獅子山學會 行政總監
[王弼 獅觀點]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