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鯨吞富豪 誓成中低價一哥長青網文章

2014年03月3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3月31日 21:35
2014年03月31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10年高速增長,中國已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的最大市場,各大名牌爭相進入。然而這個巨大市場目前仍未誕生一個如「豐田」、「現代」這樣的國際品牌。內地自主品牌車企龍頭吉利(0175)總裁桂生悅稱吉利從成立以來,推出了一批「可笑」的車款為成長交學費。近年「蛇吞象」收購瑞典豪車品牌「富豪」(Volvo),又請知名車企高管「過檔」吉利。桂生悅表示吉利與富豪的整合今年將完成,明年將步入高產期,並豪言車價15萬元人民幣以下的市場,吉利在全球將「無敵手」。


吉利於1997年成立,桂生悅笑稱:「吉利是從最低檔的車開始做起。」但即使價格低,由於品牌不出名,吉利連與大型經銷商合作的機會都沒有,「我們只能找單店銷量很低的小型經銷商,還要給予很高的補貼,別人才願意賣吉利的車」。吉利很早期就開始引入海外人才,「不過當時只能聘請到一些年輕的海歸派,在國外工作了幾年,回來還是不能主持汽車研發,憑想像力造了很多不切實際的車」。設計的車型被人笑話,銷量受壓,「6、7年前吉利比長城市值大很多,現在長城遠超吉利,說明我們產品思路錯了,現在我們再也經不起試驗了」。


初產車型被笑話

桂生悅稱在全球汽車產業的黃金發展期完結之後,中國車企才開始發展,「當我們還在初級階段摸索,奔馳、寶馬一直在往前跑,要追趕它們是不可能的」。因此吉利在品牌有一定知名度之後,大膽收購當時總收入比自己多5倍的富豪,「中國車企與外國品牌建立合資工廠,一直沒有幫助中國誕生一個好品牌,那是因為別人只願意在中國生產,不會把技術真心實意交給你,只有收購才能更好吸收技術」。


挖高管迎合市場 盼每5月出新車

不過,要和國際老牌子磨合,需要很長時間,「除了要學技術,還要升級零部件配套」,目前吉利擁有和富豪合作開發的發動機,並收購全球第二大的自動變速箱生產商,並從寶馬等企業挖角,「以前我們土包子自己造車,現在有專業人才,新車的泥模被他們捏一捏,突然就好看了」。桂生悅表示2012至2014年的3年整合,開發吉利和富豪公用的模塊平台,吉利幾乎沒有出新車型,僅靠EC7、GX7等明星車型撐場,「從明年底開始,吉利和富豪通過這個模塊平台,各自開發自己的車,這種做法相當於現在的大眾和奧迪,每4、5個月就有新產品推出」。


中低檔市場 吉利勝寶馬

去年以來自主品牌在內地車市的份額有下跌趨勢,而一眾日系、歐美品牌均宣布推出中低價車款擴大中國市場滲透率。對於品牌實力未能與國際大牌匹敵的中國品牌,應如何把握市場定位抵禦競爭呢?桂生悅表示,吉利會堅持做好15萬元以下的市場,「20萬以上價位,中國品牌現在支撐不了,而15萬價位的市場已經足夠大了」。


「更重要的是,奔馳、寶馬,甚至豐田、本田,如果要做10萬以下的車,它們賺不了錢。」桂生悅表示,國際大牌技術好,但它們的發動機、變速箱及整個零部件系統,採購成本都比較高,若要造低價車,就必須重新造一個配套體系,「賣10萬元的車,也許吉利能賺1萬,寶馬要賠5萬。高端品牌做低價車,並不是簡單的事情」。桂生悅笑稱,吉利用了幾年的時間不出新車,專心研究模塊平台,未來富豪可用這個平台繼續賣幾百萬的豪車,吉利則堅守在15萬元的細分市場,「未來在這個價位的市場上,能跟吉利競爭的對手不會太多」。


明報記者 魏嘉儀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