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的生產成本愈來愈高,不少中港廠商苦思如何推行自動化。今期本版就分別找來電子產品和製衣業的業者,親自講解他們的實戰經驗。透過自動化革命,內地生產其實仍有出路!
深圳雷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鄧邱偉表示,早在2005年間,已有感內地的工人流失率愈來愈高,曾自行設計、研發和組裝一些非標準的自動化機器進行生產,但卻發現有幾個問題:
第一,準確度不夠高,使用一段時間後,就需要重新調校;
第二,因為不是標準化的機器,一旦需要維修,會較花時間;
第三,重複利用率較低,若產品款式改變了,就未必能夠再使用同一批自動化機器來生產,造成浪費。
因應產品款式 更改程式適應
因此,2010年上半年,該公司開始研究在生產線內採用工業機械人(機械臂),至2011年10月全面推行。鄧邱偉指出,工業機械人雖然昂貴,但優點是定位非常準確,可以精確至0.01毫米,特別是歐美和日本公司的工業機械人。而且還可以更改程式。每當產品款式改變,製造工序有變,只要重新編程,以及改變生產線的佈置,工業機械人可以繼續使用,不會浪費。
生產線工人 100人減至7人
雷柏科技主要的業務是生產無線鍵盤和無線滑鼠。以無線鍵盤為例,以往,每條生產線需要近100名工人,每日只能生產4000個鍵盤。這是因為很多工序都倚靠人手處理,如安裝按鍵和無線接收器、測試等。但大量採用機械人後,每條鍵盤生產線只需3至7名工人,每日已可生產出3000個鍵盤。
無線滑鼠方面,以往每條生產線需要8名工人,每日能生產2400至2600個滑鼠。現時每條滑鼠生產線只需2名工人,每日可生產1500至1800個滑鼠。
在2010年該公司聘用約3200名工人。現時只需1100名工人和75部機械人,營業額可達當時的85%或以上。現時工人的主要工作是加入原料及監察異常狀况。鄧說﹕「我們沒有辭退工人,工人的流失率這麼高,每個月流失一百幾十人,很快便自然流失至1100人。」
每部機械人約售50萬人幣
由於積累了相當的工業機械人編程及設計生產程序的經驗,去年9月,該公司成立新部門,與幾家機械人生產商成為合作伙伴,為其他廠家提供服務,協助它們更改生產線,轉用機械人來提高效率。這個新部門成立不過幾個月,已接下幾單生意,客戶包括手機、打印機墨盒、GPS導航器、電視遙控器及DVD機生產商。估計只需3至6個月,就可以協助客戶重新設計好一條小型的生產線。收費方面,每個項目通常為數百萬元人民幣,包括重新設計數條小型的生產線。至於回本期,該公司會盡量設計至在3年之內,希望讓廠商放心投資。其第一個客戶就是惠州的電視遙控器生產商,回本期預料為2年。
鄧邱偉指出,以往內地廠商應用機械人非常有限,主要都是一些重工業(如汽車、機電)以及危險的工序,如焊接、噴塗及搬運等。他強調,在生產線上轉用機械人,絕不是以一部機械人替代一名工人那麼簡單。因為每部德國、瑞士或日本的工業機械人售價高達40萬至50萬元人民幣,若只是用來替代一名工人,很不划算,回本期太長。
因此,該公司的工程師其實需要為客戶重新設計整個生產流程,例如合併工序,改變物料或半製成品的進出方式,以及生產線的形狀等。
軟材料難處理 產量小不適合
另外,他亦承認,有些情况的確較難應用機械人來生產,例如﹕質地較軟或有彈性的東西,機械人就較難準確定位處理。又例如款多量小的產品也不適合,因為每次替機械人重新編程以及改變生產線的佈置,都需要一定的成本和時間,若產品的產量太小,就不划算。
以該公司來說,因為其無線喇叭、無線耳筒、Wi-Fi硬碟和電視機頂盒的產量還很小,現時就未有應用機械人來生產。
明報記者 薛偉傑
深圳雷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鄧邱偉表示,早在2005年間,已有感內地的工人流失率愈來愈高,曾自行設計、研發和組裝一些非標準的自動化機器進行生產,但卻發現有幾個問題:
第一,準確度不夠高,使用一段時間後,就需要重新調校;
第二,因為不是標準化的機器,一旦需要維修,會較花時間;
第三,重複利用率較低,若產品款式改變了,就未必能夠再使用同一批自動化機器來生產,造成浪費。
因應產品款式 更改程式適應
因此,2010年上半年,該公司開始研究在生產線內採用工業機械人(機械臂),至2011年10月全面推行。鄧邱偉指出,工業機械人雖然昂貴,但優點是定位非常準確,可以精確至0.01毫米,特別是歐美和日本公司的工業機械人。而且還可以更改程式。每當產品款式改變,製造工序有變,只要重新編程,以及改變生產線的佈置,工業機械人可以繼續使用,不會浪費。
生產線工人 100人減至7人
雷柏科技主要的業務是生產無線鍵盤和無線滑鼠。以無線鍵盤為例,以往,每條生產線需要近100名工人,每日只能生產4000個鍵盤。這是因為很多工序都倚靠人手處理,如安裝按鍵和無線接收器、測試等。但大量採用機械人後,每條鍵盤生產線只需3至7名工人,每日已可生產出3000個鍵盤。
無線滑鼠方面,以往每條生產線需要8名工人,每日能生產2400至2600個滑鼠。現時每條滑鼠生產線只需2名工人,每日可生產1500至1800個滑鼠。
在2010年該公司聘用約3200名工人。現時只需1100名工人和75部機械人,營業額可達當時的85%或以上。現時工人的主要工作是加入原料及監察異常狀况。鄧說﹕「我們沒有辭退工人,工人的流失率這麼高,每個月流失一百幾十人,很快便自然流失至1100人。」
每部機械人約售50萬人幣
由於積累了相當的工業機械人編程及設計生產程序的經驗,去年9月,該公司成立新部門,與幾家機械人生產商成為合作伙伴,為其他廠家提供服務,協助它們更改生產線,轉用機械人來提高效率。這個新部門成立不過幾個月,已接下幾單生意,客戶包括手機、打印機墨盒、GPS導航器、電視遙控器及DVD機生產商。估計只需3至6個月,就可以協助客戶重新設計好一條小型的生產線。收費方面,每個項目通常為數百萬元人民幣,包括重新設計數條小型的生產線。至於回本期,該公司會盡量設計至在3年之內,希望讓廠商放心投資。其第一個客戶就是惠州的電視遙控器生產商,回本期預料為2年。
鄧邱偉指出,以往內地廠商應用機械人非常有限,主要都是一些重工業(如汽車、機電)以及危險的工序,如焊接、噴塗及搬運等。他強調,在生產線上轉用機械人,絕不是以一部機械人替代一名工人那麼簡單。因為每部德國、瑞士或日本的工業機械人售價高達40萬至50萬元人民幣,若只是用來替代一名工人,很不划算,回本期太長。
因此,該公司的工程師其實需要為客戶重新設計整個生產流程,例如合併工序,改變物料或半製成品的進出方式,以及生產線的形狀等。
軟材料難處理 產量小不適合
另外,他亦承認,有些情况的確較難應用機械人來生產,例如﹕質地較軟或有彈性的東西,機械人就較難準確定位處理。又例如款多量小的產品也不適合,因為每次替機械人重新編程以及改變生產線的佈置,都需要一定的成本和時間,若產品的產量太小,就不划算。
以該公司來說,因為其無線喇叭、無線耳筒、Wi-Fi硬碟和電視機頂盒的產量還很小,現時就未有應用機械人來生產。
明報記者 薛偉傑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