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新店卅二公館的主理人和廚師,深諳食材是建構一頓美點佳肴的基石,質素好壞,足以影響最終味道,故堅持以優質食材做菜。他們親到農場選材,將靚料直接帶到食肆,實行farm to table的理念;而翠亨邨點心總廚李錦,為了讓昔日香江的懷舊點心重現食客眼前,亦四出蒐羅上乘食材,再配合一雙老練巧手,演繹出舊時味美。
西班牙豬配帶子 燒賣真矜貴
卅二公館(Mott 32)取名自紐約唐人街的Mott Street 32號,有華人於1851年在上址開設首間中式雜貨店,自始華人餐館食肆雜貨店愈開愈多,唐人街逐漸成形。而這間卅二公館,位處香港最多外籍人士出沒的中環核心,但菜館賣粵菜為主,另有川菜、京菜等,頗有唐人街中菜共冶一爐的况味。當然賣的不是唐人街的粗糙中菜,而是精緻的地方菜式。
南澳洲購入可持續海鮮
店子隱藏於銀行總部地庫,沿着昏黃燈光的樓梯拾級而下,便會見到樓底頗高的飯廳,這裏由近年火紅的著名室內設計師Joyce Wang操刀,裝潢既有大都會特色,亦富中國古典色彩。菜館由廚藝總監Malcolm Wood,以及入行35年、曾任滿福樓副總廚的馮文業一起主理,堅持用優質食材,Malcolm深信佳肴必須以靚料製作,他說自己閒時會走訪各地農場,親身視察食材的來源地;若遇上優質食材,便直接跟農場訂購,做到Farm to Table的理念。「食材是我們最重視的一環。我們會盡最大的努力去實行Farm to Table,以及購入可持續海鮮。」
例如製作燒賣及蝦餃的海鮮,便特別透過信譽良好的供應商訂購,全屬南澳洲海域的可持續物種,味道更新鮮甜美。此外,一般點心多用內地或香港的半肥瘦豬肉作餡,卅二公館則特別以西班牙豬肉配帶子製成燒賣,又以雲南金華火腿伴龍蝦做成果粿(果粿的外皮跟蝦餃皮一樣,惟餡料為龍蝦,而尺寸亦比蝦餃大)。
不同菜配不同豬肉
除了重視食材的質素,亦講究它們的品種及產地,「單是豬肉,我們共購入本地豬肉、西班牙黑豚肉、日本豚肉等6個品種,產地為西班牙、日本、美國等地。」Malcolm指出每道菜式都有不同的要求,像蜜汁頂級西班牙黑毛豬叉燒,就選用西班牙黑毛豬的頸後肉,以多種香料醃製;叉燒包餡會用油脂豐腴的西班牙Teruel豬肉;日本豚肉則油分足,最適合製作小籠包;至於本地豬肉味濃,故與香濃醬汁合襯,像陳年黑醋咕嚕肉,他們以自家製酸甜醬,配中式陳年黑醋,伴以香郁的菠蘿粒及味淡的火龍果粒,與咕嚕肉同吃,清新去膩。
邊食邊賞中式雞尾酒
講究食材外,對茶葉亦甚有要求。這裏提供12款茶葉,如雲南珍藏普洱、白毫銀針、武夷大紅袍等,並有普通、特級及極品三種等級選擇。Malcolm又說世界各地均流行邊吃中菜邊品酒,他們因而創製了9款雞尾酒,大多用中式材料調製,像四川辣椒、五香粉、香片、杞子等。入口又中又西,相當有趣;甜品同樣是中西合璧,中式有杞子桂花糕、杏汁燉官燕,而西式的綠茶朱古力慕絲餅,特別用兩種口味的朱古力製餡,外層為微甘的綠茶軟餅,一口咬下,暖暖的餡料隨即流出。
info
卅二公館
地址﹕中環德輔道中4至4A號渣打銀行大廈地庫
查詢﹕2885 8688
三刀雕牡丹 重現失傳美點
由1974年開業至今的翠亨邨,今年已經踏入40周年,特別在三、四月推出22款懷舊點心,當中包括面臨失傳的巧手美點。點心總廚李錦是翠亨邨第一批點心師傅,他憶述三十多年前的翠亨邨,以靚料製作點心而馳名,因為他們相信用上乘的食材,才可做出家傳戶曉的美食。
例如八十年代,翠亨邨創出紅極一時的大三元(當歸鮑魚雞腳湯)。「不要小覷它,要做出清澈見底、味道鮮甜的清湯,至少熬製7小時。」為了重現昔日的味道,李師傅依足古法,用金華火腿、老雞、豬骨等食材以文火熬製6小時,放涼一晚後,翌日隔渣並撇油,做成清湯;再把當歸、一隻12頭南非鮑魚及兩隻本地新鮮雞腳放入清湯,多燉1小時,做出這款澄明透澈、入口清甜的矜貴美點。
清甜大三元重出江湖
懷舊點心多是手工之作,講求師傅的經驗,故不少款式都面臨失傳。他指出,七十年代的點心多以精緻見稱,像富貴牡丹酥,只以麵粉、糖、生油等樸實無華的材料製成粉糰,再搓成皮,其間卻以一雙巧手,用刀在粉糰上不深不淺地切下三刀,然後以40℃油溫開始炸,達60℃後熄火,用餘溫令牡丹酥熟透。「製作牡丹酥不可用猛油,要長時間及低溫才可令『花瓣』散開。」內裏的白蓮蓉餡料,以湘蓮炮製,文火煮成蓮蓉,兩小時裏不停剷起蓮蓉,令它們不黏鑊底,做出幼滑效果。
至於賣相同樣鮮艷的金瓜仙子粿,則是七十年代翠亨邨的代表作。李師傅特別用新鮮南瓜汁做皮,摒棄人工色素,製成帶有清甜南瓜味的麵粉皮,餡料以南瓜肉、奶黃製成,以60℃油溫炸10分鐘便可。
info
翠亨邨
地址﹕銅鑼灣波斯富街99號利舞臺廣場22樓
查詢﹕2409 4822
文:黃茜羚
圖:黃志東、陳淑安
編輯﹕林韻兒
food@mingpao.com
西班牙豬配帶子 燒賣真矜貴
卅二公館(Mott 32)取名自紐約唐人街的Mott Street 32號,有華人於1851年在上址開設首間中式雜貨店,自始華人餐館食肆雜貨店愈開愈多,唐人街逐漸成形。而這間卅二公館,位處香港最多外籍人士出沒的中環核心,但菜館賣粵菜為主,另有川菜、京菜等,頗有唐人街中菜共冶一爐的况味。當然賣的不是唐人街的粗糙中菜,而是精緻的地方菜式。
南澳洲購入可持續海鮮
店子隱藏於銀行總部地庫,沿着昏黃燈光的樓梯拾級而下,便會見到樓底頗高的飯廳,這裏由近年火紅的著名室內設計師Joyce Wang操刀,裝潢既有大都會特色,亦富中國古典色彩。菜館由廚藝總監Malcolm Wood,以及入行35年、曾任滿福樓副總廚的馮文業一起主理,堅持用優質食材,Malcolm深信佳肴必須以靚料製作,他說自己閒時會走訪各地農場,親身視察食材的來源地;若遇上優質食材,便直接跟農場訂購,做到Farm to Table的理念。「食材是我們最重視的一環。我們會盡最大的努力去實行Farm to Table,以及購入可持續海鮮。」
例如製作燒賣及蝦餃的海鮮,便特別透過信譽良好的供應商訂購,全屬南澳洲海域的可持續物種,味道更新鮮甜美。此外,一般點心多用內地或香港的半肥瘦豬肉作餡,卅二公館則特別以西班牙豬肉配帶子製成燒賣,又以雲南金華火腿伴龍蝦做成果粿(果粿的外皮跟蝦餃皮一樣,惟餡料為龍蝦,而尺寸亦比蝦餃大)。
不同菜配不同豬肉
除了重視食材的質素,亦講究它們的品種及產地,「單是豬肉,我們共購入本地豬肉、西班牙黑豚肉、日本豚肉等6個品種,產地為西班牙、日本、美國等地。」Malcolm指出每道菜式都有不同的要求,像蜜汁頂級西班牙黑毛豬叉燒,就選用西班牙黑毛豬的頸後肉,以多種香料醃製;叉燒包餡會用油脂豐腴的西班牙Teruel豬肉;日本豚肉則油分足,最適合製作小籠包;至於本地豬肉味濃,故與香濃醬汁合襯,像陳年黑醋咕嚕肉,他們以自家製酸甜醬,配中式陳年黑醋,伴以香郁的菠蘿粒及味淡的火龍果粒,與咕嚕肉同吃,清新去膩。
邊食邊賞中式雞尾酒
講究食材外,對茶葉亦甚有要求。這裏提供12款茶葉,如雲南珍藏普洱、白毫銀針、武夷大紅袍等,並有普通、特級及極品三種等級選擇。Malcolm又說世界各地均流行邊吃中菜邊品酒,他們因而創製了9款雞尾酒,大多用中式材料調製,像四川辣椒、五香粉、香片、杞子等。入口又中又西,相當有趣;甜品同樣是中西合璧,中式有杞子桂花糕、杏汁燉官燕,而西式的綠茶朱古力慕絲餅,特別用兩種口味的朱古力製餡,外層為微甘的綠茶軟餅,一口咬下,暖暖的餡料隨即流出。
info
卅二公館
地址﹕中環德輔道中4至4A號渣打銀行大廈地庫
查詢﹕2885 8688
三刀雕牡丹 重現失傳美點
由1974年開業至今的翠亨邨,今年已經踏入40周年,特別在三、四月推出22款懷舊點心,當中包括面臨失傳的巧手美點。點心總廚李錦是翠亨邨第一批點心師傅,他憶述三十多年前的翠亨邨,以靚料製作點心而馳名,因為他們相信用上乘的食材,才可做出家傳戶曉的美食。
例如八十年代,翠亨邨創出紅極一時的大三元(當歸鮑魚雞腳湯)。「不要小覷它,要做出清澈見底、味道鮮甜的清湯,至少熬製7小時。」為了重現昔日的味道,李師傅依足古法,用金華火腿、老雞、豬骨等食材以文火熬製6小時,放涼一晚後,翌日隔渣並撇油,做成清湯;再把當歸、一隻12頭南非鮑魚及兩隻本地新鮮雞腳放入清湯,多燉1小時,做出這款澄明透澈、入口清甜的矜貴美點。
清甜大三元重出江湖
懷舊點心多是手工之作,講求師傅的經驗,故不少款式都面臨失傳。他指出,七十年代的點心多以精緻見稱,像富貴牡丹酥,只以麵粉、糖、生油等樸實無華的材料製成粉糰,再搓成皮,其間卻以一雙巧手,用刀在粉糰上不深不淺地切下三刀,然後以40℃油溫開始炸,達60℃後熄火,用餘溫令牡丹酥熟透。「製作牡丹酥不可用猛油,要長時間及低溫才可令『花瓣』散開。」內裏的白蓮蓉餡料,以湘蓮炮製,文火煮成蓮蓉,兩小時裏不停剷起蓮蓉,令它們不黏鑊底,做出幼滑效果。
至於賣相同樣鮮艷的金瓜仙子粿,則是七十年代翠亨邨的代表作。李師傅特別用新鮮南瓜汁做皮,摒棄人工色素,製成帶有清甜南瓜味的麵粉皮,餡料以南瓜肉、奶黃製成,以60℃油溫炸10分鐘便可。
info
翠亨邨
地址﹕銅鑼灣波斯富街99號利舞臺廣場22樓
查詢﹕2409 4822
文:黃茜羚
圖:黃志東、陳淑安
編輯﹕林韻兒
food@mingpao.com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