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立憲」傳承家風 減爭產風險長青網文章

2014年03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3月28日 20:35
2014年03月28日 20: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俗語有云:「富不過三代」,加上富門爭產案時有所聞,除決定捐身家的富豪外,相信其餘人都會為如何令家族財富可保三代以上而煩惱,並確保後代可以承繼自己的價值觀及理念。有資產管理公司表示,於歐美已流行一段日子的家族憲法(Family constitution),近年開始受到亞洲富豪的垂青,其主要目的除傳遞家族領導的核心價值觀和思想,更通過深入討論、糅合眾人意見,締造一套有共識的家族觀及長遠發展目標,讓企業及第一代領導精神延綿下去。


現時亞洲不少家族領導人早已過花甲之年,開始部署退休,交由下一代接棒,不過第一代領導人物的成功,除了有過人的生意頭腦及管治方法外,與其價值觀及核心理念亦脫不了關係,家族領導當然想將珍貴的一套傳遞下去,並確保下一代會按自己的意願執行,但事實上甚有難度。


百達財富管理家族辦公室服務副總裁Grégoire Imfeld表示,即使是訂立遺囑及信託,後人都可能有爭拗,最後鬧上法庭,推翻前人意向,而且亦不能確保家族企業的長遠發展方向是否與前人意願相配合。為此,家族憲法(Family constitution)應運而生,而且已於歐美國家頗為流行。


家族成員互相交流 非家長「一言堂」

所謂家族憲法, 其實是家族管治(Family Governance)的其中一部分,但並不一定具有法律約束力,撰寫憲法的目的,除了向後代傳遞家族領導的核心價值觀及思想外,更重要的是讓各成員討論,以及聆聽他們的意見及所需,「與遺囑和信託的最大分別是,家族憲法會顧及下一代的意見,不只是大家長想如何如何,而是大家討論交流,一起制訂家庭核心價值及長遠投資目標」。這不僅確定家族企業的長線發展,不會偏離第一代的意願之餘,亦可大大減低出現爭吵的機會,並有助了解家族後代日後需要什麼類型的投資諮詢及服務。


亞洲富豪退休潮 愈益重視「憲法」

Grégoire Imfeld提到,撰寫家族憲法所需要的時間,很視乎參與人數及複雜性,一般由6至12個月不等,因為要與家族各人反複討論,達至共識。他鼓勵客戶於制訂憲法時要以簡單為主,「歐美不少家族的憲法都寫上百多頁,到最後子子孫孫都沒興趣看了,家庭話事人一走,大家就忘了,簡單地傳遞價值觀及與成員討論,憲法將可經得起時間考驗」。


他又指出,亞洲地區家庭財富日益增長,加上很多大家族領袖相繼步入退休年齡,近年香港都有很多爭產案件,媒體均大肆報道,令亞洲財富對此敏感度提高,開始對家族憲法感到興趣。


後代入慈善基金 建正確價值觀

Grégoire Imfeld笑稱,與西方國家最大不同,是亞洲家長很擔心寵壞子女,以致他們日後會敗光身家,雖然教育下一代不是家族企業辦公室的服務之一,但Grégoire Imfeld亦有建議,他指可從教育及讓子女參與慈善項目入手,他舉例,在台灣有一位客戶,他讓兒子加入家族成立的教育基金,參與基金受惠者的篩選,從而明白金錢的力量,對有需要人士的重要性,從而建立正確的金錢價值觀及同理心。


明報記者

[余美玉 理財專題]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