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問﹕姊姊的兒子10歲。他們夫婦早年把兒子留在內地由長輩照顧,至3年前才把他接出來,因學歷不銜接,需要留級,他較同班同學年紀大,和同學格格不入,成績亦差。最大問題是他有很多陋習,在鄉間寵壞了,沒有規矩,像收到利市,便一手拆來看,見金額細便表露不悅,他對金錢很着緊,叫他做家務,會問有沒有金錢回報,更試過擅自打開母親的銀包取錢。我怕他愈學愈壞,但姊姊夫婦外出工作,全不擔心。我想問專家意見,再向姊姊說明利害,可以怎樣嚴加管教他?如何與學校合作?
答﹕明白到你對外甥的着緊,但關鍵在於你姊姊夫婦,若他們不提高管教孩子的意識,多點關心他,其他人的關注亦是徒勞的。你列出小朋友的多種行為問題,但問題焦點並非他,而是家長。試想想,他在內地長大,一下子離開長年照顧他的人和熟悉的環境,來到陌生的香港,學業跟不上,和同學相處困難,父母又因為工作而不能經常陪伴他,他的處境其實很無助,十分需要人關心,從來信所見,父母在這方面似乎沒有給他充分的關顧。
小孩或把金錢安全感掛鈎
孩子貪戀金錢,大概受內地的成長環境影響,大人沒有教導他這是錯誤的觀念,來到香港又沒有人糾正,他不會知道有問題。估計你姊姊需要付錢予鄉間親人照顧他,小朋友或會和把金錢和安全感掛鈎,此刻他正需要安全感,因而更加緊張金錢。若家長能多點關懷他,孩子的問題應不難解決。
反叛期孩子不宜嚴責
對這個處境的孩子施以「嚴加管教」,往往有反效果。他10歲了,快踏入青春期,進入反叛階段,很易受朋輩影響,現在他在學業和人際關係上都欠缺成就感,要是家長還嚴厲責罵,他只感受到別人的負面反應,很易被不良的朋輩拉走,走入歧途。
社工難介入 父母管教為關鍵
若說家校合作,家長可以和教師商量,看能否給孩子如行長、組長之類的職務,增強他對學校的歸屬感,但重點還是父母願意投入照顧孩子。家長不願意行動,很難要求孩子自動改過,縱然駐校社工亦很難介入,小朋友的行為問題,父母的關注和管教是重要一環。
資料提供﹕香港家庭福利會註冊社工黃繼秀
答﹕明白到你對外甥的着緊,但關鍵在於你姊姊夫婦,若他們不提高管教孩子的意識,多點關心他,其他人的關注亦是徒勞的。你列出小朋友的多種行為問題,但問題焦點並非他,而是家長。試想想,他在內地長大,一下子離開長年照顧他的人和熟悉的環境,來到陌生的香港,學業跟不上,和同學相處困難,父母又因為工作而不能經常陪伴他,他的處境其實很無助,十分需要人關心,從來信所見,父母在這方面似乎沒有給他充分的關顧。
小孩或把金錢安全感掛鈎
孩子貪戀金錢,大概受內地的成長環境影響,大人沒有教導他這是錯誤的觀念,來到香港又沒有人糾正,他不會知道有問題。估計你姊姊需要付錢予鄉間親人照顧他,小朋友或會和把金錢和安全感掛鈎,此刻他正需要安全感,因而更加緊張金錢。若家長能多點關懷他,孩子的問題應不難解決。
反叛期孩子不宜嚴責
對這個處境的孩子施以「嚴加管教」,往往有反效果。他10歲了,快踏入青春期,進入反叛階段,很易受朋輩影響,現在他在學業和人際關係上都欠缺成就感,要是家長還嚴厲責罵,他只感受到別人的負面反應,很易被不良的朋輩拉走,走入歧途。
社工難介入 父母管教為關鍵
若說家校合作,家長可以和教師商量,看能否給孩子如行長、組長之類的職務,增強他對學校的歸屬感,但重點還是父母願意投入照顧孩子。家長不願意行動,很難要求孩子自動改過,縱然駐校社工亦很難介入,小朋友的行為問題,父母的關注和管教是重要一環。
資料提供﹕香港家庭福利會註冊社工黃繼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