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牛軍﹕中國外宣中的「西方幽靈」長青網文章

2014年03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3月26日 06:35
2014年03月26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記不清哪家電視台在轉播俄羅斯索契冬奧會開幕式時,主持人曾動情地說「俄羅斯回來了」。冬奧會剛結束,俄羅斯就用武力吞併烏克蘭的克里米亞,人們這才明白「俄羅斯回來了」就是沙俄轉世。據報道,普京宣布克里米亞最終併入俄羅斯那一刻,俄羅斯議會掌聲雷動。第二天,莫斯科又舉行了大規模集會,慶祝俄羅斯多了若干平方公里土地。其情其景同二次大戰中德國軍隊攻佔歐洲城市和日軍攻佔中國城市(包括南京)後發生的情况差不多,柏林和東京好多的慶典,希特勒和日本天皇都受到他們的國民熱烈追捧。軍國主義國家大抵都是如此,很多人都會將攻城掠地當作最高成就和領袖偉大的象徵。


國際社會的普遍反應和安理會的表決證明,除俄羅斯人自認為了不起外,他們吞併克里米亞得不到一票支援,儘管有中國一棄權票。這表明在當今世界上少有國家會有勇氣冒天下之大不韙。正因為如此,中國對外宣傳追捧普京和為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鼓譟甚至流露豔羨之情,顯得特別突兀和怪異。尤其是那份《人民日報》屬下的報紙,刊載不少驚人之語,諸如呼籲力挺普京,以及俄羅斯兼併克里米亞是「收回祖上基業」等等。須知中俄最終解決領土問題的協定本世紀初才搞定,中國不少「祖業」劃歸俄羅斯的時間,比烏克蘭擁有克里米亞要晚的多。按照那種邏輯,中國更有理由收回「祖業」,他們對此卻從不置一詞。


追捧普京 實質為反西方

傳統媒體發出追捧普京和俄羅斯擴張之聲,實質就是「反西方」而已。「反西方」已經成了一種新的「政治正確」,國際事務和中國外交要以是否「反西方」劃線,無論何人何事,只要能沾上「反西方」就挺,就歡呼,以致普京被成為他們的「大帝」,這顯得有些歇斯底里。


馬克思曾說「一個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大陸徘徊」,現在則有個「西方幽靈」在中國外宣中徘徊。在中國政治話語中,「東方」、「西方」等最早來自蘇聯,就是普京作KGB上校時解體的那個國家。1949年建國前夕,劉少奇曾率中共代表團秘訪莫斯科,斯大林在會談中告訴他們,西方不行了,世界有一個革命中心從西方向東方轉移的大趨勢。當時中國決定同蘇聯結盟,並扛起了反西方大旗。那時中國外宣中,中蘇同盟儼然世界中心,西方陷入垂死掙扎,共產主義很快就會實現。有句歌詞大意是「斯大林、毛澤東,兩個太陽當空照」。但是,後來中美結成抗蘇同盟,蘇聯則徹底消失了。


「中俄聯手」 重複歷史怪圈

與當年相比,現在外宣中對普京和俄羅斯的吹捧、對中俄聯手的期待,無論在程度和用語的肉麻度上,都還是很有差距的,更像是找人抱團相互取暖。而且可以大致斷定,結果也好不到哪裏去,歷史只會再轉個小圈圈。


作者簡介﹕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