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本報根據環保署登記冊,以車主身分向多間拆車商查詢,有業界表示不接收舊車,但指原因是計劃剛推行,還未收到政府相關文件;另有業界向記者指行內的確有出現「食價」情况,透過壓價蠶食部分津貼額,但只屬個別拆車商行為。
有稱拒收因沒空間處理
本報記者昨扮拖頭車主向多間拆車商查詢,其中一間表明拒收,原因是計劃甫推出已觸發劏車潮,車行已沒空間處理更多舊車。另有拆車商表明收舊車,及不會「食價」。
該拆車商埋怨,資助計劃的處理程序繁複,車主可能要等候數月才獲發車輛拆毁證明書,若「等錢使」,可直接將車售予其他車行,但價格會較資助額少數萬元。
該拆車商承認,得悉行內有部分拆車商「食價」,估計與太多人申請有關,有人趁機從中取利,相信只屬個別拆車商行為,「要先付一筆現金予車主,又要覓地囤積舊車,再等幾個月才可獲利,不是所有拆車商都有能力這樣做」。
有稱拒收因沒空間處理
本報記者昨扮拖頭車主向多間拆車商查詢,其中一間表明拒收,原因是計劃甫推出已觸發劏車潮,車行已沒空間處理更多舊車。另有拆車商表明收舊車,及不會「食價」。
該拆車商埋怨,資助計劃的處理程序繁複,車主可能要等候數月才獲發車輛拆毁證明書,若「等錢使」,可直接將車售予其他車行,但價格會較資助額少數萬元。
該拆車商承認,得悉行內有部分拆車商「食價」,估計與太多人申請有關,有人趁機從中取利,相信只屬個別拆車商行為,「要先付一筆現金予車主,又要覓地囤積舊車,再等幾個月才可獲利,不是所有拆車商都有能力這樣做」。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