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人幣波幅擴大 貶值未必持續長青網文章

2014年03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3月24日 06:35
2014年03月24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3月15日,人民銀行宣布,由3月17日開始,人民幣兌美元的每日波幅上限擴大一倍,至其每日開出價(「匯率中間價」)的正負2%。這是最新的信號,表明市場力量將會對內地經濟發揮更大作用。之前,人們普遍以為,中國已開始逐步貶值人民幣,以奪回其出口競爭力。這個觀點是不正確的。現在可以清楚地看到,人民幣在2月份對美元下跌1.5%,其實是為擴大波幅作準備──央行排除市場對人民幣穩定升值的預期,確保在宣布實施新舉措之後,不會引致資金不必要地大幅流入。


人行:人幣雙向波動將成常態

由於人行仍然有效地控制人民幣的每日開出價(或稱「匯率中間價」),波幅擴大並不代表政府放棄控制貨幣匯率。但它確實意味着,人民幣過往異常小的匯率波幅,將會增大一點,因為市場力量現時的作用更大。


人行還明確表示,希望人民幣「長大」,有一天會成為一種真正的(換句話說,波動更大的)貨幣。


人行在擴大人民幣波幅之後,發表一份聲明表示,由於人民幣市場機制改革的推進,人民幣未來將會變成和其他國際貨幣一樣,具有充分的靈活性,雙向波動也會成為常態。對於這一承諾,必須考慮的是,內地央行2012年4月,將人民幣的每日波幅上限由0.5%擴大到1%之後,人民幣的波動性並沒有大幅增加。人行表示,以中國的基本經濟因素來說,人民幣既不存在大幅升值的理由,也不存在大幅貶值的理由。


貨幣貶值期望 或損經濟

更大的每日波幅上限,亦不代表人民幣匯率會以2%的幅度上升或者下跌。因為內地央行改變人民幣兌美元的每日「匯率中間價」的幅度並無限制。換句話說,若果內地央行想讓人民幣貶值,它不必擴大每日波幅。正如我們以往指出,央行有很多不讓人民幣貶值的理由,這些理由遠遠重要過貨幣貶值對出口企業的好處。


第一,中國傳統上沒有貶值名義匯率來獲得出口優勢的政策。在1997年和2008年的兩次金融危機,中國都保持匯率穩定,兼且竭力避免被國際社會批評。


第二,將貨幣貶值(拋售人民幣、買入美元)將會令外匯儲備出現不必要的增長。央行早已表明,中國的外匯儲備的規模早已經大到不容易管理。


第三,或許這才是最重要的。當內地的經濟增長已經放緩的時候,若再製造貨幣貶值的期望,可能會造成資金外流,損害到實體經濟。


由於人民幣上個月回軟,很大程度是由央行管控。若果央行遵守承諾,減少對外匯市場進行干預,人民幣的下跌壓力可能就會減輕。當然,市場力量亦可能因為幾個原因推低人民幣。 比如,如果過度負債的中國企業繼續出現債務違約,那麼投資者的擔憂情緒就很容易導致人民幣波動及下跌。此外,還有美國聯儲局的逐步退市、減少買債。一般來說,對於新興市場的貨幣來說,美國退市都是不利的消息。


年內可錄溫和升值

不過,基於上述的理由,我們並不認為,內地央行會容許這些事件令人民幣變成持續貶值。


至於內地的貿易收支數據,亦可能會開始對人民幣的匯率產生支持作用。早前在2月份疲弱的出口數據以及意料不到的貿易逆差的推動下,人民幣不斷下跌。


其實,由2010年起,中國在農曆新年之後的月份,都會出現貿易赤字,並且會在隨後幾個月回復到貿易盈餘。屆時,人民幣就可望錄得一些溫和升幅。


GaveKal Dragonomics 資深經濟師

[潘迪藍 國際視野]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