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前財政司長梁錦松昨日出席《基本法》研討會,指香港社會對特首普選已有很高期望,若在2017年本港和特首普選「擦肩而過、後會無期」,政府管治會很困難,衝擊本港的繁榮穩定,「何止是原地踏步」、「簡直是有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甚或有覆舟的可能性」。梁錦松說在普選特首的議題上,各方需折衷互讓,「沒有各走極端的本錢」、「因為打碎推行普選的機會成本太昂貴」,冀各方退一步海闊天空。
指忽略資本主義發展
梁錦松以國際金融專家身分出席特區政府舉辦的《基本法》研討會。他說「一國兩制」的含意,是內地實行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本港則繼續奉行資本主義,質疑有市民只是關注香港如何在政治上保持與內地不同的政治制度,但忽略了在香港有效保存和發展資本主義。
梁錦松認為特首選舉「一人一票」已照顧合資格選民的權益,「但在提委會強調均衡參與的原則,是務求在另一個層面做到雨露均沾,照顧不同界別的利益」。對於外界質疑工商、金融界,在提委會中佔四分之一,被指比例過高,梁錦松說「驟眼看好像很高」,因金融、專業和保險界人數只有約21萬人,佔全港就業人口3%,但根據政府統計,金融和保險業佔本地生產總值16%,若再加上工商界,佔本地生產總值的貢獻便高於25%。
循序漸進非緩兵計
梁提到,有人質疑「循序漸進」是中央政府採取的「緩兵之計」、「讓普選一生出來便有先天性缺陷,形同虛設」,惟他認為中央對落實特首普選的誠意是毋庸置疑。
梁錦松引述19世紀德國「鐵血首相」俾斯麥說,妥協是尋找可能、可達到次佳選擇的藝術,梁認為現時社會分歧,主要和設計普選的運作模式有關,但各方對普選的目標是一致的。梁希望這些分歧只是「需要妥善處理的人民內部矛盾、而非敵我之間你死我活的鬥爭」。
出席同一場合的港區人大代表、工商專業聯會主席黃友嘉認為,不應將特首不能和中央對抗的要求看成「保護中央」,因為香港和內地在經貿、社會、執法甚至是生活必需品的供應等若不暢順,市民生活會受很大影響,若香港特首和中央處於對立面,本港會墮入一國兩制、高度自治不斷被削弱的深淵,形容是雙輸局面,最大輸家更是香港。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