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北京兩會後,內地金融改革步伐加快,中國證監會昨天下午宣布,正式發布《優先股試點管理辦法》,允許上證50指數成分股可發行優先股,消息刺激A股大幅反彈3%,分析指出,中央加大A股改革力度,優先股新政可讓藍籌股重獲融資能力,並保護中小股東權益,未來亦有可能分流債市資金,故對A股整體利好。昨天內銀股、內房股全線上揚。
此次發布實施的《辦法》共9章70條,是對去年12月《徵求意見稿》的修訂,中證監發言人張曉軍稱,新規明確三類上市公司可發行優先股,第一是上證50指數成分股;第二是發行優先股作為支付手段收購或吸收合併其他上市公司的股份;第三是以減少註冊資本為目的回購普通股的公司。
三類公司可發優先股
海通證券報告指出,優先股新政主要用於補充藍籌資本、併購及股票回購,影響最大的是銀行及非銀行金融,估計銀行優先股收益率高於次級債,在7%以上,對保險等長線投資者有吸引力,或分流債市資金。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認為,近年藍籌股被市場拋棄,幾乎被剝奪了融資能力,新政可視為救市措施,向其注入活力,藍籌企業可發優先股進行併購、回購和補充資本,如獲「第二春」。
工行彈2% 交行高收近4%
從最新上證50成分股來看,合資格的內銀、內險股包括工行(1398)、農行(1288)、交行(3328)、中人壽(2628)、平保(2318)等。昨天新政發布後,內銀股H股尾段紛紛止跌回升,工行(1398)及建行(0939)從一年新低反彈,收市分別升2%及1.6%,交行(3328)更高收3.96%。
發改委鼓勵投資 中石油升3%
此外,中石油(0857)業績勝預期,發改委亦發出文件,鼓勵各類資本參與投資天然氣基礎設施,推動其H股股價升3.15%。《上海證券報》報道,中茵股份及天保基建獲批准非公開發行A股,是三年半以來首次有內房企業獲批再融資。
內房股全線升,中海外(0688)及華潤置地(1109)分別升7%及6.5%。多重利好消息下,恒指昨日回升254點至21,436點,成交增至917億元。國指更升224點,跑贏恒指。
明報記者 張聞文、廖毅然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