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王維基昨分海、陸兩路證明可流暢接收無綫及亞視數碼台信號,商經局昨晚回應時確認,無綫及亞視持有的「固定傳送者」牌照,不容許提供流動電視服務,但重申通訊辦認為現時無證據顯示兩台計劃這樣做。 立法會法律界議員郭榮鏗分析,港視持有的「綜合傳送者牌照」,清楚定義「流動電視服務」即「傳輸在移動地方接收的電視節目」(for reception at moving locaions),連日測試已證明無綫及亞視能做到這點,因此不論兩台是否有意發展業務,行為本身已違牌照規定。
郭榮鏗:無綫亞視違牌照規定
郭又稱,無綫、亞視的信號可在移動地點接收,明顯已「踩界」至流動電視牌範圍,通訊辦未執法,對兩台寬鬆,卻對港視「死咬唔放」,反覆強調5000處所接收的規定,「差別待遇」有可能成為港視提請司法覆核的理據。他促請通訊辦及政府認清《廣播條例》及《電訊條例》落後的事實,不應再僵化區分固網、流動電視服務,盡快與港視共商出路。
無綫:制式不宜移動接收
另本報接獲讀者報料,提及無綫電視於2004年向政府提交的文件,指出數碼電視廣播制式容許流動接收,有利經常來往中港的市民,有網友質疑無綫早有意發展流動電視。無綫發言人回應稱,沒提供流動電視服務,又解釋相關文件並非關於廣播制式,政府至2007年才決定以DTMB為本港數碼地面電視廣播制式,重申DTMB不適宜移動接收。
明報記者
郭榮鏗:無綫亞視違牌照規定
郭又稱,無綫、亞視的信號可在移動地點接收,明顯已「踩界」至流動電視牌範圍,通訊辦未執法,對兩台寬鬆,卻對港視「死咬唔放」,反覆強調5000處所接收的規定,「差別待遇」有可能成為港視提請司法覆核的理據。他促請通訊辦及政府認清《廣播條例》及《電訊條例》落後的事實,不應再僵化區分固網、流動電視服務,盡快與港視共商出路。
無綫:制式不宜移動接收
另本報接獲讀者報料,提及無綫電視於2004年向政府提交的文件,指出數碼電視廣播制式容許流動接收,有利經常來往中港的市民,有網友質疑無綫早有意發展流動電視。無綫發言人回應稱,沒提供流動電視服務,又解釋相關文件並非關於廣播制式,政府至2007年才決定以DTMB為本港數碼地面電視廣播制式,重申DTMB不適宜移動接收。
明報記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