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父女同郵﹕看美劇 談戲劇長青網文章

2014年03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3月19日 06:35
2014年03月19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穎﹕

今天,一般中產家庭每個晚上都會出現類似場景﹕夜了,一家未睡。爸爸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新聞,殺時間等候半夜播出的足球比賽,累極睡着。媽媽在房間對電腦屏幕,追看《來自星星的你》。哥哥用平板電腦,一口氣看了幾集美國人氣政治劇House of Cards。而妹妹呢,在手機看韓國綜藝節目,哈哈大笑。


幾個小時後,各自睡覺,一家四口,對話沒有十句。一星期七天,幾乎都在「你有你的生活,我繼續我的忙碌」中度過。


小時候,未有電腦,未有互聯網,更未有手機。最好的娛樂,就是一家人圍着聽收音機,後來買了電視,晚飯黃金時間的本地劇集,就成了我們一家的歡樂時光。當年,本地電視劇風靡全港,劇集大結局,人人趕着回家,香港就靜得像死城一樣。老爸不知這個說法有沒有誇張,但當年本地劇集的吸引力,與今天相比,真有天淵之別。


當時有個流行說法,叫「電視汁撈飯」,吃飯時人人看電視,劇情緊張處,目瞪口呆,忘記了吃。雖然一家大小都只顧看電視,劇情內容是共同話題,成為了談話的切入點,由電視劇開始,可以有更多的交流。


穎,資訊科技愈發達,交流通訊愈方便,天涯可瞬間變成咫尺。但諷刺的是,即使在同一屋簷下,今天,用同樣的科技,一家人住在一起,咫尺又變成天涯。但老爸認為,科技是中立的,要達至什麼效果,要看人如何利用。


美劇促進家人溝通

長久以來,我們都與免費電視播出的本地劇集絕緣,也很少看其他劇集,但最近卻改變了,每到周末,追劇煲劇成為了我們的最大娛樂。我們看的,是美國劇集。


無論是橋段、劇情、演技、電影感、製作的認真程度,美劇雖然也有一般肥皂的通病,但水平真的比港劇勝出以里計。我們一家在電視屏幕前,聚精會神地連追幾集,不明白之處互相提問,劇情犯駁作出批評,為主角的遭遇感到擔心,讚歎峰迴路轉的鋪排,一家人有了互通話題,交流更多,心更接近。周末追劇成了我們辛苦工作一星期的最大享受和共同期待。


港劇中落 孰令致之

曾幾何時,七、八十年代的香港,是文化輸出最鼎盛的時期,電影、電視劇集和流行曲,在中國大陸、台灣、東南亞,甚至東北亞的韓國,都風行一時,成為他們的娛樂和模仿的對象。但今天的港劇,非但對鄰近國和地區的觀眾再無吸引力,甚至連香港觀眾都放棄了,孰令致之?是否要好好思考一下。本來,港劇不是沒有復活的機會,王維基香港電視拍的劇集在YouTube播出,極受港人歡迎,但政府卻一次又一次封殺他們的生存空間,孰令致之?我們好像已經找到答案。


老爸

…………………………………………………………………………

Hey,

我可以在這裏寫別的嗎?現在還有20分鐘就12時了,剛才drama rehearsal完結後,10時許我才回到家。所以我現在整個腦海裏就只有排戲,無法思考其他事。


我打從心底覺得自己實在演得太差勁了。很想做好,可是又辦不到。很想知道別人覺得我演得怎樣,可是又不敢問,因為知道得來的答案只會把我的自信心擊得更沉。你知道嗎?其實沒什麼人跟我說我演得差,可是我演得怎樣我當然心知肚明。所以這個星期我的壓力一直很大,但又不想跟其他人說,怕他們覺得我小小壓力也受不起,怕他們不能理解我真正的難處。唉,如果我現在不是無法好好思考,我一定不會把這些在這裏寫出來的。好煩好煩好煩。


事實上,明天就是比賽了。我不能想像我以這樣的狀態要怎麼上台演出,死定了吧。wing


後記:

穎,你很少這樣答非所問,壓力真的很大吧!凡事認真是好,但最重要是學懂放鬆,要享受過程。這個問題,下次再談。


老爸

作者簡介﹕資深傳媒人、關注時事,更關注兩個寶貝女兒

吳志森 samngx123@gmail.com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