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吳志森﹕不想「某人」連任 就要接受篩選長青網文章

2014年03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3月19日 06:35
2014年03月19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日前接受電台訪問,談到當前最熱門的普選話題:「泛民裏也好、建制裏也好,是有很少數人是其實不想有普選的,如有普選可能會影響他們現有的利益,在官府中都可能有。」范太又補充:「所謂現有利益,不要以為是功能組別,有些人覺得我多年來選舉,都是以普選為口號,因為普選而得到很多票,如有普選了,我叫什麼呢?」


仔細分析范太的講話,邏輯有點奇怪。功能組別議員為怕失去既得利益,反對普選,明白。以爭取普選的泛民也反對普選,因為一直以普選為口號,得到很多票,普選了,叫什麼呢?很簡單,就叫「成功爭取普選!」,又或「繼續爭取沒有篩選的普選!」,都可以,怕什麼沒有訴求,沒有口號可以叫呢?


范太解釋了功能組別和泛民議員少數人「其實不想有普選的理由」,頗堪玩味的是,對「官府中」少數人也不想有普選,指的是誰?理由是什麼?卻點到即止,沒有詳加說明。


行政會議成員羅范椒芬和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邵善波,這兩位都有港府官職受香港俸祿的人,談香港普選,在譚志源眼中,如果都只是個人意見,那麼,人大常委范徐麗泰閒話一句,也不必太認真了吧。但政改三人組之首的林鄭月娥,卻刻意澄清:「看不到政府內部對推動政改不齊心,或有同事不想政改工作成功。」林鄭的反應,是否表示,范太說到了問題的關鍵。


范太說到了問題的關鍵?

人大政協兩會期間,京官人大政協炮聲隆隆,態度強硬,為2017特首普選定調。迹象愈來愈明顯,北京的取態,香港人只能有兩個選擇,要麼接受由京官為我們選定候選人,有篩選的普選。要麼原地踏步,繼續由小圈選提名選舉產生下一屆特首。兩個都不要,可以嗎?在京官主導的政改方案中,似乎看不到有第三個選擇。


令人感興趣的是,聽到政圈中有這樣的邏輯,來游說反對者接受有篩選的普選方案:即使有篩選,最後都經一人一票產生,無論如何都算有競爭,誰當選還有一定的不確定因數。如果沿用舊有的選委會小圈子選舉,「某人」參選勝數甚高,連任的可能性極大。「兩害相權取其輕」,你會作何選擇?


「不接受篩選,某人就會成功連任」,這種帶着恐嚇的曲線游說方式雖然奇特,但確實也能打動一些人,尤其對「某人」極度反感,當選連任等於世界末日的人來說,可能會認為:篩選就篩選吧,總之可以換人做做看就可以了。經過儼如泥漿摔角的混戰大辯論,可以成功撬走泛民幾票,通過篩選方案也說不定。


范太口中「官府中人也有為了維護現有利益不想有普選」,所指究竟是誰?她不明說,我們當然不知道,一人一票的普選,即使是有篩選的假普選,會影響誰的最大利益?如果繼續深究下去,不難得出結論。


問題是,如果我們不能跳出這種獨特的游說邏輯,很容易就跌進只能二擇其一的陷阱。擺在面前這個亂局,香港人可以如何選擇?


samngx123@gmail.com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