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這幾周,關於內地樓市「崩盤說」甚囂塵上,各類壞消息集中爆發。先是地產大佬發出悲觀言論,王石說今年「形勢不妙」,王健林稱今年樓市「並不樂觀」,任志強則表示「不要對2014年太抱希望」。隨後杭州兩個樓盤大幅打折;同一周末,又爆出銀行停貸的新聞。更可怕的是,2月中旬以來至前一段時間,人民幣兌美元持續走低,引發以地產為主的人民幣資產貶值恐慌。
各類壞消息危言聳聽
這樣看來,「崩盤」似乎近在咫尺。不過,真有那麼悲觀嗎?大佬們的言論基本可以不用理會,因為這些表達都太過模糊。也不排除媒體斷章取義的可能,因為王健林最近又公開澄清,稱「崩盤論」是「別有用心」。
杭州降價樓盤的發展商表示打折是希望快速回籠資金,以便繼續拿地。銀行也紛紛闢謠,表示僅是為控制風險而收緊房地產相關貸款,並未停貸。對上述兩條消息的傳播,顯然有些危言聳聽之嫌。
再看人民幣貶值問題,各機構都認為這是央行主動調整的結果。從理論上講,人民幣適度貶值符合情理,一來是美國逐步退出QE使得美元升值,資金撤出新興市場,導致相應貨幣貶值,人民幣也不應該例外;二來,過去很多年人民幣升值預期過於明確,引來熱錢套利,加劇國內流動性,央行主動貶值有助於打擊套利。
至於人民幣會否繼續貶值並導致房屋貶值,可能性不大。目前看,人民幣遠期匯率並未明顯下跌,說明市場對中國經濟走勢的判斷並不悲觀。而且最新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稱,今年GDP增速約7.5%,與去年報告中一致,顯示了政府對待經濟的態度和預期,亦會對人民幣走勢構成支撐。
一線城市需求有支撐
當然,筆者並非說內地所有地區的房價都不會跌。中國幅員遼闊,地產本身又極難估值,各省市甚至同一城市不同區域的房價走勢都無法一概而論。上海遠郊的房價下跌一兩成,無礙市中心樓價走高。同理,不知名的城鎮要求公務員賣房、四線城市開發區變「鬼城」,這些都不足以代表「中國樓市」。
可見,對於那些本地需求不足、外來人口導入難度大的中小型城市,房價下跌風險極大。但一線城市以及二線城市核心區域,風險相對有限。除了微觀的供需支撐樓市消費屬性價值外,相對宏觀的供需關係為其投資屬性價值提供支撐。畢竟國內市場投資渠道較單一、人民幣較難流出國境、實業投資收益率偏低、信用產品剛性兌付神話「作古」,這些都可能成為資金考慮樓市的理由。事實上,若不是限購政策控制,2013年京、滬等地的房價漲幅肯定不止兩成。
股市有一句投資格言:猶豫中上漲,瘋狂中見頂。樓市,也可借鑑。
作者簡介﹕內地資深傳媒人
各類壞消息危言聳聽
這樣看來,「崩盤」似乎近在咫尺。不過,真有那麼悲觀嗎?大佬們的言論基本可以不用理會,因為這些表達都太過模糊。也不排除媒體斷章取義的可能,因為王健林最近又公開澄清,稱「崩盤論」是「別有用心」。
杭州降價樓盤的發展商表示打折是希望快速回籠資金,以便繼續拿地。銀行也紛紛闢謠,表示僅是為控制風險而收緊房地產相關貸款,並未停貸。對上述兩條消息的傳播,顯然有些危言聳聽之嫌。
再看人民幣貶值問題,各機構都認為這是央行主動調整的結果。從理論上講,人民幣適度貶值符合情理,一來是美國逐步退出QE使得美元升值,資金撤出新興市場,導致相應貨幣貶值,人民幣也不應該例外;二來,過去很多年人民幣升值預期過於明確,引來熱錢套利,加劇國內流動性,央行主動貶值有助於打擊套利。
至於人民幣會否繼續貶值並導致房屋貶值,可能性不大。目前看,人民幣遠期匯率並未明顯下跌,說明市場對中國經濟走勢的判斷並不悲觀。而且最新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稱,今年GDP增速約7.5%,與去年報告中一致,顯示了政府對待經濟的態度和預期,亦會對人民幣走勢構成支撐。
一線城市需求有支撐
當然,筆者並非說內地所有地區的房價都不會跌。中國幅員遼闊,地產本身又極難估值,各省市甚至同一城市不同區域的房價走勢都無法一概而論。上海遠郊的房價下跌一兩成,無礙市中心樓價走高。同理,不知名的城鎮要求公務員賣房、四線城市開發區變「鬼城」,這些都不足以代表「中國樓市」。
可見,對於那些本地需求不足、外來人口導入難度大的中小型城市,房價下跌風險極大。但一線城市以及二線城市核心區域,風險相對有限。除了微觀的供需支撐樓市消費屬性價值外,相對宏觀的供需關係為其投資屬性價值提供支撐。畢竟國內市場投資渠道較單一、人民幣較難流出國境、實業投資收益率偏低、信用產品剛性兌付神話「作古」,這些都可能成為資金考慮樓市的理由。事實上,若不是限購政策控制,2013年京、滬等地的房價漲幅肯定不止兩成。
股市有一句投資格言:猶豫中上漲,瘋狂中見頂。樓市,也可借鑑。
作者簡介﹕內地資深傳媒人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