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政府擬提方案輸內地水力發電長青網文章

2014年03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3月17日 06:35
2014年03月17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最快本月內就本港長遠發電燃料組合諮詢公眾。本報獲悉,政府最少拋出3個方案,其中首次提出從內地輸入水力發電,以取代部分煤電,另建議輸入核電。城大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總監鍾兆偉認為,組合以「40%核﹕40%天然氣﹕20%煤」最「划算」,因核電與煤電成本相若,估計兩電到2020年後,每年電費加幅可維持在2%至4%。


專家:接駁電纜成本高

鍾兆偉分析,本港引入潔淨能源在技術上可行,可以仿效外國,以確認方式向生產潔淨能源的企業直接購買電力,以示香港市民願意付出較高代價購買環保電力。但南方電網的風電容量有限,要千里迢迢「西電東送」或引爭議,而水力發電影響生態,是否可當作潔淨能源成疑,接駁電纜到港亦成本不菲。


他認為政府提供多一個方案是好事,「至少可以令市民知道,跨境輸入潔淨能源要付出高昂代價」。本港如引入可再生能源,加上增加天然氣發電比例,兩者均會令電費顯著上升,視乎市民是否願意選擇該方案。


其實本港長遠燃料組合並非能任意調校。鍾兆偉說,到2020年,中電煤電機組陸續退役,屆時必須決定未來路向,一是中電增加天然氣機組,以增加天然氣發電比例,倘是如此,中電的資產將大幅增加,基本電費及燃料費均會增加,電費加幅較跨境輸入電力還高,亦可能是眾多方案之中最高。


推算四成核電最划算

本港增加天然氣機組的同時,亦可從內地輸入電力,若輸入核電,因價格與煤電相若,價格變動最少,據鍾兆偉推算,發電燃料組合若以「40%核﹕40%天然氣﹕20%煤」計算,兩電到2020年後,每年電費加幅仍可維持在2%至4%,是眾多方案之中加幅最低。屆時本港核電比例會由約23%增加至40%,全部來自中電;天然氣會由目前約23%增至40%,兩電都要增加燃氣比例;煤電則會由現時逾五成減至兩成,屆時煤電全部來自港燈。


明報記者 馬耀森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