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兒童發展基金受助數字未達標長青網文章

2014年03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3月17日 06:35
2014年03月17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今年度《施政報告》建議向「兒童發展基金」增撥3億元,支援基金持續協助本港貧童,但2008年成立的基金目標資助逾1.3萬人,至今未達標,得約7000人受惠。基金委員蔡元雲承認計劃初期因社福機構缺乏經驗及支援,但現時機構已加強培訓,加上學校在今年起可直接參與計劃,相信可突破「樽頸」,加強監察學童發展,確保下一代真正脫貧。


目標1.3萬 暫7000人受惠

兒童發展基金旨在協助10至16歲領取綜援或全額學生資助的兒童,透過生涯規劃、師友輔導及儲蓄配對,以發展個人目標,機構會在兒童參與計劃的第3年監察實踐目標的進度。計劃至今實行共4個批次,在2009及2010年首兩個批次分別有750人及1520人參與,至2012年第三批次上升至2140人,今年初的第四批次有逾2500人,意味計劃至今近7000人受惠。


委員:初期缺經驗 已過樽頸

因基金成立的目標是資助逾1.3萬人,受惠兒童可謂嚴重不達標。本身為「優質師友網絡」主席的蔡元雲承認,計劃初期由社福機構主導,面對缺乏師友輔導經驗及網絡,對外的普及性不足等困難,令友師人數及培訓不足。但他相信計劃已突破「樽頸位」,並已發展一套培訓友師系統,計劃亦在今年起走入學校。


他指出,參與計劃的10間學校已有430名學生參與,預料會將模式恒常化,參與學校會增至30間。基金尚有約1.5億元餘款,連同增撥的3億元,可加強監察學童發展的時間,確保能夠脫貧。


倡拓出路 毋須靠傳統升學

蔡元雲認為,政府單以派錢方式無法解決貧窮問題,但政府現時發展仍相當單一,藍圖很狹窄,集中於金融、地產或旅遊業,認為要發展音樂、體育等出路,政府也須推動培訓相關的教練、導師等,亦可開發工廠大廈支持創意工業,並要改變家長固有思維,才可助不同階層的青年,毋須單靠傳統升學途徑,得到多元發展。


明報記者 錢瑋琪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