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技術反彈後 再尋底機會高長青網文章

2014年03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3月17日 06:35
2014年03月17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港股經過上周急挫,短線或有技術反彈,其中軟件、博彩、新能源等跌勢較急的強板塊,或有補倉活動,表現較佳。恒指去年12月至今年2月反覆向下尋底,期間科網、新能源、醫藥等成功逆市而上,但若去年5、6月洗倉式下跌重現,是否可再一次獨善其身,則不宜過分樂觀。


強板塊難獨善其身

恒指上周急轉直下,雖然期間一度在22,200點爭持出現支持,惟最終失守並加劇跌勢,全周累跌1121點或4.95%,收報21,539點。據《明報》港股數據庫,周五升跌比率16比84,下跌比例上周有4日高於50%,市底積弱;不過,每日跌逾3%佔下跌股份最多兩成半,可見每日都有股份捱沽,但沒有出現全面性的恐慌拋售。


趨勢寬度方面,恒指國指成分股高於10/20/50天線比例,周五跌至6%、9%、16%,前兩者為2月初以來新低。技術上,恒指連續3日低收於保歷加通道底部之下,走勢呈超賣,加上已逼近2月低位支持,以及趨勢寬度超賣信號,整體具備反彈條件,但預計恒指在22,200點會有較大阻力。


去年首跌浪 公用醫藥股逆市向上

上周五指出,目前恒指走勢猶如去年上半年的翻版,只是提早至去年12月出現。回顧去年首個跌浪(2月至4月),也有不少股份逆市向上,當中以醫藥、公用(包括燃氣供應、風電商)、房託板塊最為明顯。例如恒指去年4月18日見底(收市價計),之前1個月有約29隻市值逾50億元、日均成交逾千萬元的股份屢創新高(創新高次數達4次或以上),當中一半為公用及醫藥股。


若把屢創新高的醫藥股、公用股分別組合醫藥、公用指數(圖),再與恒指國指比較,可以發現在去年首個跌浪醫藥、公用指數逆市向上,且大幅跑贏恒指國指(A位置),之後恒指國指反彈,醫藥/公用表現也毫不遜色(B位置),有能力挑戰高位,但到第2個跌浪(5月至6月)(C位置),醫藥、公用指數隨恒/國指急挫,直到大市見底才可作出強勁反彈(D位置)。


強勁反彈亦不可掉以輕心

恒指於今年2月5日初步見底反彈,之前1個月有約44隻屢創新高股,除醫藥、公用外,科網也成逆市強板塊的一員,三者佔了屢創新高股的一半。雖然上周醫藥表現硬淨,或新能源、科網急跌後有強勁反彈,但不代表可以掉以輕心,一旦逆風再度吹起,是次未必可以逃過大跌。


[劉思明 數據尋寶]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