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朋友提起兒時母親會到官塘裕民坊中匯國貨公司購買豬肉絲佐膳,是他引頸以待的美味。今天,知道中匯這名字的香港人應該不多,先父曾經是中匯的股東,亦藉此關係而獲得一張國貨公司的九折卡,常常被親友借用。
國貨曾是價廉物美代名詞
遠在中國大陸尚未成為「世界工廠」之時,也遠在中國食品安全成為全球焦點之前,國貨在很多香港人的心目中是價廉物美的代名詞。
作者安裕在他的文章裏是這樣說的「那是一段耀目奪目的光輝歲月﹕六十年代油炆筍、鳳尾魚和黃豆豬肉是窮人飯桌無骨落地時的救星,也是富人颱風之夜趕不及弄出一桌盛筵時的福至心靈;七十年代豆豉鯪魚、午餐肉和牛尾湯是這個海港小城經濟騰飛前夕的主菜。八十年代,回鍋肉、榨菜肉絲米和紅燒肉是紐約、倫敦及多倫多寒窗苦讀遊子的心靈慰藉。九十年代,白豬仔午餐肉加即食麵是每個世界盃和奧運會激戰之夜的安全感。到了二十一世紀,國產食品是聞者卻步的代名詞」(《安裕週記》,第226頁,明報出版社,2013)
華潤新包裝 變更摩登
到了今天,昔日的國貨公司生存下來的,大部分都是以售賣工藝品為主,像裕華和中藝等,其他都已經換上非常西化的外衣,以中資零售業的龍頭華潤創業(0291)為例,公司擁有很多香港人熟悉的品牌,包括中藝、華潤堂,甚至Pacific Coffee。Pacific Coffee的始創人是中環前度banker,我任職投行時,也曾介紹客戶收購,價錢一點都不便宜,最後花落華潤手中。近年重新包裝,以更摩登的PCC名字逐鹿競爭激烈的咖啡店行業。華潤集團的零售業務歸華潤萬家(CR Vanguard)管理,Vango這名字亦源自Vanguard。根據公司網站資料,華潤萬家在港九新界擁有95間萬家超市和75間Vango便利店,是百佳和惠康以外的第三零售勢力。Vango沒有中文名稱,洋得很。
1984年華潤萬家在香港成立,生意長期落後於百佳和惠康。1991年進軍深圳。回歸前夕,在深圳經營46間超市,但業務跑輸民企萬科地產旗下的萬家。萬家是第一家推出「超市中有百貨,百貨中有超市」的大型超級市場,當年營業額居廣東首位。2001年萬家前董事長王石因為要專心經營地產, 將萬家忍痛割愛。華潤以4.57億元收購萬家72%股權。之後投入了大量資金,並且北上併購了廣東以外的超級市場業務。但整合過程亦是頗艱巨的,企業到了2006年方錄得盈利。
華潤前身 抗日秘密機構
說一些歷史﹕華潤的前身叫聯和行,中共元老陳雲在抗日時期策劃成立,是八路軍駐港辦事處下的一個秘密機構,管理海外募得來的抗日捐款,這些捐款由聯和行統一管理,經秘密通道輾轉送到國內八路軍的手中。抗戰勝利後,周恩來將聯和行更名為華潤公司,「華」代表「中華」,「潤」既是毛澤東的別字亦代表資源豐富。
樸實的中國今天已經披上華麗的外衣。憶苦思甜,70年代初期,我隨雙親參加中旅社安排的旅行團,第一次踏足北京,住的是三星賓館,晚上上街溜躂,可能因為衣著跟滿街的灰和藍差別太大,一看便知是外地客,有一位和我年紀相若的初中學生好奇上前跟我搭訕,後來我兩還成了筆友,是一段完全沒有機心的友誼。和今天車水馬龍的王府井相比,中國昔日的寒傖,真是恍如隔世。
中國的經濟發展是令人欣慰的,但我仍然懷念昔日那段青葱歲月。
參考書目﹕
1.《紅色華潤》,華潤公司編,中華書局,2014年4月;
2.《香港中資財團》,郭國燦, 三聯書店,2019年10月
[張宗永 翼之聯想]
國貨曾是價廉物美代名詞
遠在中國大陸尚未成為「世界工廠」之時,也遠在中國食品安全成為全球焦點之前,國貨在很多香港人的心目中是價廉物美的代名詞。
作者安裕在他的文章裏是這樣說的「那是一段耀目奪目的光輝歲月﹕六十年代油炆筍、鳳尾魚和黃豆豬肉是窮人飯桌無骨落地時的救星,也是富人颱風之夜趕不及弄出一桌盛筵時的福至心靈;七十年代豆豉鯪魚、午餐肉和牛尾湯是這個海港小城經濟騰飛前夕的主菜。八十年代,回鍋肉、榨菜肉絲米和紅燒肉是紐約、倫敦及多倫多寒窗苦讀遊子的心靈慰藉。九十年代,白豬仔午餐肉加即食麵是每個世界盃和奧運會激戰之夜的安全感。到了二十一世紀,國產食品是聞者卻步的代名詞」(《安裕週記》,第226頁,明報出版社,2013)
華潤新包裝 變更摩登
到了今天,昔日的國貨公司生存下來的,大部分都是以售賣工藝品為主,像裕華和中藝等,其他都已經換上非常西化的外衣,以中資零售業的龍頭華潤創業(0291)為例,公司擁有很多香港人熟悉的品牌,包括中藝、華潤堂,甚至Pacific Coffee。Pacific Coffee的始創人是中環前度banker,我任職投行時,也曾介紹客戶收購,價錢一點都不便宜,最後花落華潤手中。近年重新包裝,以更摩登的PCC名字逐鹿競爭激烈的咖啡店行業。華潤集團的零售業務歸華潤萬家(CR Vanguard)管理,Vango這名字亦源自Vanguard。根據公司網站資料,華潤萬家在港九新界擁有95間萬家超市和75間Vango便利店,是百佳和惠康以外的第三零售勢力。Vango沒有中文名稱,洋得很。
1984年華潤萬家在香港成立,生意長期落後於百佳和惠康。1991年進軍深圳。回歸前夕,在深圳經營46間超市,但業務跑輸民企萬科地產旗下的萬家。萬家是第一家推出「超市中有百貨,百貨中有超市」的大型超級市場,當年營業額居廣東首位。2001年萬家前董事長王石因為要專心經營地產, 將萬家忍痛割愛。華潤以4.57億元收購萬家72%股權。之後投入了大量資金,並且北上併購了廣東以外的超級市場業務。但整合過程亦是頗艱巨的,企業到了2006年方錄得盈利。
華潤前身 抗日秘密機構
說一些歷史﹕華潤的前身叫聯和行,中共元老陳雲在抗日時期策劃成立,是八路軍駐港辦事處下的一個秘密機構,管理海外募得來的抗日捐款,這些捐款由聯和行統一管理,經秘密通道輾轉送到國內八路軍的手中。抗戰勝利後,周恩來將聯和行更名為華潤公司,「華」代表「中華」,「潤」既是毛澤東的別字亦代表資源豐富。
樸實的中國今天已經披上華麗的外衣。憶苦思甜,70年代初期,我隨雙親參加中旅社安排的旅行團,第一次踏足北京,住的是三星賓館,晚上上街溜躂,可能因為衣著跟滿街的灰和藍差別太大,一看便知是外地客,有一位和我年紀相若的初中學生好奇上前跟我搭訕,後來我兩還成了筆友,是一段完全沒有機心的友誼。和今天車水馬龍的王府井相比,中國昔日的寒傖,真是恍如隔世。
中國的經濟發展是令人欣慰的,但我仍然懷念昔日那段青葱歲月。
參考書目﹕
1.《紅色華潤》,華潤公司編,中華書局,2014年4月;
2.《香港中資財團》,郭國燦, 三聯書店,2019年10月
[張宗永 翼之聯想]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