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蒸水蛋是港式家常菜之一,蒸水蛋有不少變化,例如加肉碎、粉絲、蝦米等等。
今次介紹一款韓式明太子蒸蛋,加入風味特別的明太子,一粒粒的魚子混在水蛋中口感倍增,愛吃水蛋的朋友可能會一試愛上。
■材料(2至3人份)
蛋 3隻……(大約150毫升)
明太子……2條(大約80克)
鹽……1/3 小匙
葱花……適量
做法
1. 蛋先打進量杯,量出大約分量,打成蛋液
2. 明太子輕輕剝開外皮,用小匙挖魚子出來。試一下魚子的鹽味,若太鹹可減少鹽量
3. 蛋液加入1.5條明太子再打勻
4. 在150毫升(或蛋液同樣分量)的水加鹽,再混入蛋液*
*若愛滑一點的朋友可用一杯水
5. 把混好的蛋液放在砂鍋,撇去泡沫和包上微波爐保鮮紙
6. 放下已有蒸氣的蒸鍋,小火蒸20分鐘
7. 在還剩5分鐘時打開蓋,以木筷輕輕掀開保鮮紙,這時蛋已定形
8. 在蛋上輕輕放上剩下的半條明太子和葱花,放回保鮮紙關蓋,蒸至夠時間即成
明太子味重 清水+鹽=湯底
港式蒸水蛋愛用雞湯,韓式的會用昆布湯。不過現成雞湯多有味精,昆布湯在一般家庭不會常備,而且昆布是涼性食物,有些人會受不了。明太子本身已味道較重,所以這個簡易版本只用了清水和鹽來代替湯底。
砂鍋蒸蛋 均勻耐熱
我們常用不鏽鋼的碟子來蒸水蛋,而韓式做法則是用砂鍋。以砂鍋來蒸蛋,這樣熱度會更均勻,而且上碟後不會很快冷掉。正宗的韓式做法更會把砂鍋放在爐火上,待蛋液沸騰後便熄火,利用砂鍋的餘溫來煮熟食物,這樣做出來的水蛋會更加嫩滑。另外筆者亦發現砂鍋另一妙用,先浸好半杯米,放入砂鍋加一杯水,蒸20分鐘左右,不要開蒸鍋蓋,靠砂鍋的餘溫來煮,30分鐘後便是十分美味的白粥了。另外若煮好後粥水太少,可以加入少許熱水再以直火煮一下。
明太魚魚卵+辣椒=明太子
什麼是明太子?明太子是指經辣椒等香料腌製的明太魚魚卵。而明太魚就是鱈魚的一種,學名是黃線狹鱈。朝鮮人在很久前已愛吃明太魚,除了新鮮的明太魚,他們會把明太魚曬乾,用來放湯出味。其實明太魚乾就是廣東人口中的柴魚,兩者也是乾的鱈魚(不是日本人口中的柴魚,那是由鰹魚製成的)。
韓國傳九州 再廣傳日本
談到這裏,吃過明太子的朋友也許會想明太子不是日本的食物,是九州博多的特產嗎?大家當然沒錯,明太子在日本是很受歡迎的食物,然而明太子卻不是日本傳統食物,而是從韓國傳去日本的。日俄戰爭時期,九州地理位置與韓國最近,明太子便經由九州傳入日本的各地了。日本人擅長吸收外來文化,明太子傳到日本後發展成各式各樣的口味,例如最有名的是「辛子明太子」,也有加入柚子的。另一例子是拉麵,原本在中國是一種簡單的食物,傳到日本後變化出各種湯底配搭。現在日式拉麵已成為日本的特色美食,在世界各地流行。現在香港仍在日式拉麵熱潮當中,街上隨處可見不少拉麵店。
魚子營養價值高
明太子是魚子,一般人提起魚子即想到膽固醇,以為魚子不健康。其實魚子的營養價值十分高,含有高度不飽和脂肪酸EPA、DHA,能壓抑膽固醇,更可減少壞的中性脂肪。世界各地的人也有吃魚子的習慣,歐美的魚子醬,台灣的烏魚子和日本的三文魚子是昂貴的魚子美食。而明太子可算是比較便宜了,而且味道和營養也是不分上下。不過明太子很鹹,要小心不要吃太多。用來配飯或意粉,加入煎蛋、沙律也十分適合。另一個吃法是把一條明太子加入1大匙蛋黃醬、1小匙牛奶和胡椒,便做成明太子蛋黃醬,淋上焗薯,或是用來做沾醬吃薯條、蔬菜條也十分美味呢。
作者簡介
我哋係William&Sandy,是兩個寫電腦程式和算式多過寫食譜、追求自然健康料理的美食主義者。
文、圖 William and Sandy
編輯 顏澤蓉
fb﹕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