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吳遠富﹕大局友好 越南難起訴中國長青網文章

2014年03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3月14日 06:35
2014年03月14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上回說到,越南政府前外交高官向媒體吐露,已做好起訴中國的準備,只是等待合適時機。那這個時機是什麽?越南真的會起訴中國嗎?筆者認為,可能性很小。


出口輸華撐起越經濟

中國與越南是兩個共產黨執政的鄰國,近年來雖在南海主權問題上小摩擦不斷,但友好大局並未打破。中國承諾不要越南一寸土地一寸海,對南沙主權爭議也持和平解決姿態,主張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在當今國際環境下,兩國執政當局首要面對的問題是緊密合作,共同反對「敵對勢力」和平演變。近年來,兩國高官互訪頻密,相互在黨建、幹訓、文宣、反腐、維穩等方面交流合作,增強了互信。兩國最高層間還設有熱線電話。經貿往來更加緊密,中國長期是越南的淨入口國,越南經濟對中國的依賴程度比較高。


中越之間政治關係良好,這可從近年越南黨政高官的言論中得到佐證。2012年2月27日,在越共全國幹部會議上,總書記阮富仲對逾1000名中高級黨政幹部講話中說:「朋友(對中國領導層的親密稱呼)經常提醒我們,不能西化、異化、退化!」去年12月15日,越南駐華大使阮文詩在國內就越中關係受訪時說:「越南的一貫政策是重視發展越中友好關係,增強與中國的全面合作。我們對中國沒有二心。」


反華示威者不滿越共

多年以來,藉助互聯網,越南國內自由民主化和民族主義混合思潮不斷突破官方壓制,快速成長。越共當局面對要求政治變革的社會壓力愈來愈大。加上貪腐蔓延、社會不公、貧富懸殊、官奪農地、環境惡化等,冷酷的社會現實激化人民不滿,罷工、遊行示威、上訪等群體維權事件接連不斷。自由派知識分子借助如網站、博客、訴訟、結社、集會、退黨、遊行等各種形式喚起民衆。令民間對政府的不信任和不滿在不斷積累。


海島爭議因牽繫國家領土和海洋權益,最易激起國民的民族主義情緒。越南民衆歷次反華遊行莫不與海島爭議有關。民衆反華情緒中亦糾結着對越共的不滿,政府一方面必須順應民衆的愛國心,另一方面為政權穩定,又不能放任民衆走上街頭。


不過,越共政權雖然面臨深刻的社會信任危機和治理危機,但統治機器並未受到太大動搖,在各種軟硬兼施手段治理之下,社會秩序仍保持可控範圍,越共的統治地位無憂。在此狀態下,只要中國能夠保持政局穩定,只要中越在南海不爆發激烈軍事衝突,則中越關係現有格局不會有顯著變動,越南政府就不會向國際機構提起南海訴訟。


作者是廣西民族大學越南法律研究所長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