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陳惜姿﹕新聞自由,根在哪裏?長青網文章

2014年03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3月13日 06:35
2014年03月13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我一直琢磨李慧玲一句話。這位剛被商台無理解僱的節目主持,在香港記者協會主辦的反滅聲集會上說:「香港的新聞自由是沒根的,香港的言論自由是沒根的。」這兩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她說,以前覺得新聞自由從天而降,香港人從沒爭取過,這份自由已經存在。香港人可以從不同的報章裏,看到不同的觀點。電台、電視和網路,提供無限制的資訊,足以叫每一個市民,只要有心,便能從海量的資訊裏拼湊出真相。


想一想,1980年代的香港報紙裏,有共產黨背景的《大公》、《文匯》,也有國民黨搞的《香港時報》,其他的站在兩者之間,各有觀點,百花齊放,沒有誰要收買誰。社會比較單純,傳媒生態也較簡單,報章只要有一定銷量,生意便能做下去。


一轉眼到今天,由回歸初期的緩慢過渡,驟變成今天急風暴雨。新聞界屢次發生叫人驚詫的事,而且步伐愈來愈急促。我不禁想起張愛玲的金句:「時代是倉卒的,已經在破壞中,還有更大的破壞要來。」


回歸10多年後,報章老闆紛紛當上人大、政協,再不就是國內有大量投資。他們投資傳媒,是一門生意,擁有一個媒體,也就有一份議價能力、一種與別不同的重要性。中資公司佔香港上市公司過半,手握大量廣告資源。就算不是中資,商界也以親建制自保,紛紛以「抽廣告」來懲罰不聽話的傳媒。有位學者說過,目前香港傳媒的情况,在效果上,無異於被單一集團收購。


香港是商業社會,傳媒老闆拿真金白銀投資,若前線新聞工作者還天真的跟老闆說:媒體是公器,不是私器,不能拿來獻媚、不應那麼容易被收買。你先要想想,大家是活在同一星球,在說同一種語言嗎?老闆搞的是生意,不是人權,也不是搞NGO。為何他開茶樓,可以只顧利潤,最多保證食物安全即可,但搞報紙卻要捍衛新聞自由?為何獨獨做傳媒生意要大義凜然,為不着邊際的道理放棄利益,用石頭砸自己的腳,容許自己下屬的報道得罪權貴?我們憑什麼對傳媒老闆如此奢求?


在公司架構上,前線新聞工作者只是僱員,在老闆面前,談不上有議價能力。你不滿老闆,只能拂袖而去。打工從來就是這麼一回事。


原來香港曾擁有的新聞自由,是如此不堪一擊。幾多道理,都歸虛空。暴雨一來,煙消雲散。「無根」,便是這意思。


自由要大家維護

更大的破壞來了。


《明報》前總編輯、現任世華網絡營運總裁劉進圖,在光天化日之下在街頭被斬6刀。新聞界頓時人心惶惶,感到齒冷、寒心。


劉進圖遇襲,警方正調查兇徒行兇動機。《明報》編務總監及總編輯張健波相信事件與該報過往的報道有關,報館現在整理過去一年涉及敏感事件的報道交警方跟進。這宗血腥暴力,與先前多宗事件加起來,很難不讓人相信:有人打壓新聞自由,要記者噤聲。


一幫新聞從業員反滅聲、反暴力,出來掛藍絲帶、集會、遊行,有用嗎?沒用,如果關注的來來去去只有這幾百人,會報道這些事的零零星星只有那一兩家傳媒。若這些事始終被局限為新聞界的事,抗議的聲音終會沒入城市的各種噪音中,被人淡忘。社會上有這麼多聲色犬馬、吃喝玩樂,為何要理會這幫吵吵鬧鬧的人?


反暴力集會前一天,劉進圖在病房裏傳來這段叮嚀:「暴力襲擊是為了令我們畏懼,若我們畏懼,我們便失去自由……自由不是我們可以假設其存在與不變的,而是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努力維護,它才會繼續下去。」


這就是新聞自由的根——自由要大家維護,才可繼續下去。任何人侵害新聞自由,打壓新聞工作者,企圖以各種手段恐嚇記者,達至滅聲效果,便是與全社會為敵。知情權是人權,這是共同的價值,要廣大市民認同、守護。


新聞自由受損,整個社會都受害。新聞自由受壓,大家出來反對,令有權勢者知道,幾百名記者背後,有更壯大的聲音。


若這把聲音大得連商家、財團都害怕,甘於被收買的傳媒,會逐步失去影響力;已被收編的傳媒,在市場上被邊緣化,他們將不得不站在市民一邊。新聞自由便有根了。


一步一腳印

現實又如何呢?

劉進圖遇襲之後,臉書被「洗版」,臉書裏各人為新聞自由呼天搶地、熱血沸騰,卻只是一個虛擬現實。我的「朋友」以記者和新聞系學生居多,自然同仇敵愾。聞說城中一般人的關注,仍是在會議上偷看性感艷照的議員,又或是某一齣人氣韓劇。臉書像個回音谷,反彈回來的其實是自己的聲音。


但這一次有點不同,新聞系學生不止是在鍵盤打些慷慨激昂的status便算,他們記得劉老師說過:「正因新聞界如此,你們才更要學習法律、學習保護自己。」可是無論老師有多少法律知識,在冷血暴力下,原來完全無法自保。一切文明人使用的法規,在赤裸暴力下顯得蒼白無力。


二年級的同學,本就是劉進圖的學生,每個星期六上午還要上他的課。劉在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當兼任講師,10多年來教授「傳播法規」一科,春風化雨,桃李滿門。今回老師在光天化日之下遇襲,學生再也按捺不住。


他們看到,若抗爭只局限在新聞界,劉進圖的血就是白流。他們在臉書拋出一個又一個的想法,想將這事深入民心,把信息帶到校園每一角,以至社區,想法層出不窮。頭一炮在劉遇襲翌日,他們號召中大師生在校園拍照,前面是大橫額You can't kill us all。區區一天,便召來600多人參與,並即日拍片上載網上。這些年我經常站出來,為各種事情發聲。今天看見有學生接棒了,實在安慰。


前線的記者,此刻被恐懼籠罩,還要乏力地苦撐,緊守崗位,寫出一篇又一篇的報道,他們都累了。但我看見站在眼前,精神奕奕、能量無窮的學生,高喊「你不能把我們都殺光」、「我們都是劉進圖」的時候,又覺得,距離那條新聞自由的根,近了一點。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9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以500字為限。電郵forum@mingpao.com,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