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問﹕我是雙職媽媽,育有4歲兒子,樣子可愛,惹人憐惜,或許因此,有時他頑皮發脾氣,我跟丈夫總不能狠下心責罵,抵不過他的哭聲而「放生」他。我們家中裝有攝錄機,菲傭姐姐都知道,有一次,看到姐姐給他餵飯時,他態度惡劣,把手上東西扔向姐姐,又大叫大嚷。我們知道再不狠下心腸,他就會變成小惡霸,但我們又很怕「家嘈屋閉」,不知如何管教?
答﹕4歲小孩出現這種行為問題並不罕見,但若不改善,只會隨成長而變本加厲。家長應懷着「決心」而非「狠心」。狠心感覺較負面,家長應該有堅定的決心、清晰的目標,向兒子明確表達你的行為要求,像規矩的吃飯、待人有禮等。
建立權威 謝絕縱容
從來信所見,你們在兒子面前沒有樹立起父母的權威。如你所說,他快要變「小惡霸」,父母需要把家庭環境中的話語權,由兒子轉回父母手上。建立權威,不代表你們要惡狠狠的打罵,以吃飯為例,父母要清楚表達﹕這是吃飯的時間,要安定的吃畢,若一小時後未吃完就會收起飯菜。執行要有決心,不要到頭來又心軟的逗他餵他,這是進一步縱容他。
家長不要以「做完便了事」為目標,比方讓孩子邊看手機動畫邊餵飯,要規管他在過程中出現的行為問題。家長要了解孩子的能力,再提出合理的要求,經一段時間執行,便能培養出良好的習慣。再以吃飯為例,你應該相信4歲的孩子毋須別人餵,懂得自行夾餸吃飯,縱然做得不完善亦要讓他做。為強化守規矩,可以把時鐘放在桌上,要求他在指定時間內完成。
突顯守規矩「有裨益」
至於向菲傭姐姐扔東西,你有否要求兒子向姐姐道歉?想孩子待人以禮,父母應以身作則,平日親切的向人打招呼、道謝,有實際例子在眼前,孩子會掌握得更好。孩子做得好時,應給予讚賞,但絕非物質獎賞,而是讓他體會到良好的行為會獲得的自然回餽,像他對人有禮,別人回報微笑,他亦感覺開心;守規矩吃飯,多出的時間可以做喜歡的事,讓他明白良好行為對他有裨益。
文:Happy Pa ma
資料提供﹕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黃俊傑
答﹕4歲小孩出現這種行為問題並不罕見,但若不改善,只會隨成長而變本加厲。家長應懷着「決心」而非「狠心」。狠心感覺較負面,家長應該有堅定的決心、清晰的目標,向兒子明確表達你的行為要求,像規矩的吃飯、待人有禮等。
建立權威 謝絕縱容
從來信所見,你們在兒子面前沒有樹立起父母的權威。如你所說,他快要變「小惡霸」,父母需要把家庭環境中的話語權,由兒子轉回父母手上。建立權威,不代表你們要惡狠狠的打罵,以吃飯為例,父母要清楚表達﹕這是吃飯的時間,要安定的吃畢,若一小時後未吃完就會收起飯菜。執行要有決心,不要到頭來又心軟的逗他餵他,這是進一步縱容他。
家長不要以「做完便了事」為目標,比方讓孩子邊看手機動畫邊餵飯,要規管他在過程中出現的行為問題。家長要了解孩子的能力,再提出合理的要求,經一段時間執行,便能培養出良好的習慣。再以吃飯為例,你應該相信4歲的孩子毋須別人餵,懂得自行夾餸吃飯,縱然做得不完善亦要讓他做。為強化守規矩,可以把時鐘放在桌上,要求他在指定時間內完成。
突顯守規矩「有裨益」
至於向菲傭姐姐扔東西,你有否要求兒子向姐姐道歉?想孩子待人以禮,父母應以身作則,平日親切的向人打招呼、道謝,有實際例子在眼前,孩子會掌握得更好。孩子做得好時,應給予讚賞,但絕非物質獎賞,而是讓他體會到良好的行為會獲得的自然回餽,像他對人有禮,別人回報微笑,他亦感覺開心;守規矩吃飯,多出的時間可以做喜歡的事,讓他明白良好行為對他有裨益。
文:Happy Pa ma
資料提供﹕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黃俊傑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