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兒難雜症﹕一停一諗 訓練深思熟慮長青網文章

2014年03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3月12日 06:35
2014年03月12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軒軒是一個「急先鋒」,老師拿教材出來,他永遠第一個撲上去觸摸;每當看到心愛的玩具,他就第一時間吵着要買;看見朱古力,必定一把手搶過來吃。大家都說他像一個火車頭!


近年多了不少像軒軒的小朋友,自小受到良好照顧,心裏有很多念頭,他未開口,大人已幫他做好;照顧者也總是以他為先,第一時間回應需要。當這些小朋友成長後,面對想做的事,總是很心急衝動要去做,但做起來又手忙腳亂,很容易出亂子。假如你的孩子也是這樣,家長可以教教他「停一停、想一想」。


急先鋒細路 慣別人以他為先

「停一停」,顧名思義是教他想做事前,先停一停,數幾秒,讓自己有一點緩衝的空間。「想一想」就是要讓孩子建立處事前有一個思考的歷程,歷程包括以下幾部分﹕


(一)對別人有何影響?

做了這件事,會不會令到別人受傷、難受、不高興等等?

(二)對自己有何影響?

做了這件事,會不會令自己受傷,或因而被別人討厭等等?

(三)可不可以做?

這件事做了會不會違法、受罰呢?

(四)應如何做會更好?

如果通過以上評估,認為這件事可以做的話,那何時做、如何做、和誰做,才會得到最好的效果呢?

問答方式 逐步練熟

以上的思考歷程,最初家長宜用問答方法,讓孩子練習逐步思考。例如當孩子在公園看見別人玩一件玩具時,他想拿來看,就先要他想想,突然拿去玩具對別人及自己的影響(人家可能會不高興,自己可能會受到討厭);再想這件事可不可以做(也許會被對方或家長責備沒禮貌);若仍是想拿玩具的,應如何做(如先問對方可否借來看,獲得同意後才拿取玩具,看完後要還給別人。如果別人不同意,就不能拿取)。


完成以上的思考答問過程,孩子決定了合理的行動,就容易做出予人好感的行為了。到孩子能純熟地運用這個思考方式,他就可以在一念之間,完成整個思考歷程,很快地就得出合理行動的結論。這時候,孩子的心急衝動性格,必能得到理想的改善。


作者簡介﹕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健苗軒服務督導主任

陳香君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