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父女同郵﹕免於恐懼的自由長青網文章

2014年03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3月12日 06:35
2014年03月12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怡﹕

那天,老爸跟你通WhatsApp,問你有沒有參加在中大民主女神像前舉行的集會,你很快就回應﹕「有,你看不到我嗎?我在第二排。」我跟着說﹕「以你為榮!」


老爸的心情異常沉重。光天化日之下,明報前總編輯在街頭給歹徒狂斬六刀,身受重傷。本來,當天的財政預算案,是香港大事,新聞人都忙得頭頂出煙,但我們的焦點和心思,全放在劉進圖身上,無時無刻都留意着劉進圖傷勢的進展。老爸認識這位資深傳媒人多年,是公認的謙謙君子,溫和、敦厚。不管別有用心者如何將案件淡化,這宗冷血暴行,老爸認為,絕對與他的新聞工作有關。


見你去集會 以你為榮

劉進圖是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兼職老師,教的是傳媒法律。學生夤夜開會,想着要為這件事做些什麼。同學在新傳學院上課的人文館掛上臨時製成的橫幅﹕「They can't kill us all!」,這是越戰時期美國反戰大學生的口號,掛在宿舍窗口,強烈控訴美國政府對反戰運動的血腥鎮壓。


第二天黃昏,新傳學院的同學決定發起集會,他們為中大火車站對出的民主女神像繫上藍絲帶,象徵對新聞言論自由的堅持,地上擺着「They can't kill us all!」的巨型橫幅,臨時召集,也有超過600人參加,老師和學生輪流發言。我在電台訪問了組織集會的同學,看過網上集會的影片,心情激動。怡,你身在其中,不知有何感受?


這星期,很多人在問,劉進圖究竟寫了什麼?做了什麼?得罪了什麼勢力?招致如此兇殘的暴力?這種研究、推理,分析和抽絲剝繭的偵查,對破案抓兇徒緝拿幕後主腦當然有幫助。


傳媒被視為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第四權,監察權貴是傳媒的天職,新聞工作者被視為watch dog(看門狗),為整個社會看着門口,看見壞人、發現危險就要狂吠,通知主人,以警惕防範。傳媒天生應該對權力不信任,要揭露真相,對不公義口誅筆伐,無可避免會得罪權貴。


如果新聞工作者整天要提心吊膽,寫什麼講什麼做什麼題目,怕會得罪什麼人招致報復;如果新聞工作者下筆時什麼都「就住就住」,這就等於看門狗被戴上口罩,甚至割斷聲帶。權貴的無法無天,就會缺乏監察,市民的知情權就會被剝奪,即使大禍臨頭,也被蒙在鼓裏。


講真話 須有自由環境

怡,新聞傳媒工作者要免於恐懼,才可無私無畏地把關乎社會重大利益的真相揭露於陽光之下。要有免於恐懼的自由,又何止傳媒人?學者、教師、研究人員、專業人士,他們要據實講真話,就要有免於恐懼的自由環境,不然,整個社會就會活在謊言中。


面對生命的威脅,我們當然恐懼,但不能退縮,只有聯手面對,才不會被恐懼擊潰。怡,可告訴老爸,你參加這個集會,有沒有這個意思?


老爸

…………………………………………………………………………

Dad﹕

那天下午收到集會的WhatsApp,內容大概是「今天穿黑衣,在民女前大合照,捍衛新聞自由,請廣傳」。


我猶疑了一秒(晚上的課一定會遲到)便決定去了。幾小時內集合幾百人,非簡單的事。我從未圓湖走來,遠處已看到黑壓壓的人群、派標語的學生,還有繫上藍絲帶的民女。


我們席地而坐,我身旁的同學為外籍朋友即場翻譯,前面的相機照個不停。有些人站着看,有些人只管等校巴,我們則靜靜地聽老師、同學發言,內心很憤怒,又很高興這麼多人來。


有新聞自由才能了解真相、監察政府。兩星期前才跟你談過李慧玲事件,今天又談新聞自由?這核心價值似乎正在消失,而且速度愈來愈快。這時候,我們還能夠站出來,告訴兇徒、告訴政府、告訴不理會此事的人,「we care about this, we are defending the freedom of press.」。


PS﹕翻看之前的父女同郵,原來「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已寫了好幾篇。天呀,香港發生什麼事?


Yee

作者簡介﹕資深傳媒人、關注時事,更關注兩個寶貝女兒

吳志森 samngx123@gmail.com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