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去年7月3日,台灣發生了一宗震動了全島的案件。
陸軍542旅下士洪仲丘原來預定在7月6日就要退伍,因為在部隊裏攜帶照相型手機這種小過錯,就被關進禁閉室,7月3日當天,他被過度體罰,因而中暑,熱衰竭昏倒送醫,7月4日死亡。在台灣,被徵召的小兵,在部隊裏被凌虐整死的事件頻傳,在此之前,才發生過一個小兵江國慶因為屈打成招而被槍斃的冤案,鬧得好大;現在又發生洪仲丘活活被整死的案件,於是此案一被鬧出,立即在全台引起公憤。去年8月3日,乃是洪仲丘死亡滿月,一個「公民1985行動聯盟」發起「萬人送仲丘」集會,有25萬人參加,乃是台灣由公民主動發起的最大社會運動,由於社會已經鼎沸,政府已不能草草了事,此案造成國防部長高華柱的下台,也促使台灣軍事審判法的變動,承平時期的軍事審判改為普通法庭;軍中關禁閉的規則也被取消。連帶所及,台灣的軍隊也形象大傷,台灣的年輕人都不願意當軍人,台灣的募兵制根本已募不到兵。除了這些影響外,涉及洪仲丘死亡的18名軍人也都被陸續起訴。人們等着看,這起集體凌虐士兵致死的案件,法院會怎麼判。
而3月7日(上星期五),洪仲丘案終於宣判了。桃園地方法院認為洪案並非集體凌虐致死,而是過度操練造成突發的運動型中暑死亡案。由於法院認為此案不是故意,只是意外,所以被起訴的18個人裏,5人被判無罪,其餘13個人都獲輕判。被判最重的是542旅旅部連的前連長徐信正,判刑8個月,其他12人則分別被判3個月至6個月不等,其中有些人還可以易科罰金,連坐牢也都可以免了。偌大的一個命案,最後竟然如此雲淡風輕的輕判結束。
公民擬再發起「白衫軍」上街
洪仲丘案3月7日宣布判決後,全台灣上下都驚訝萬分。因為由當時洪仲丘案的演變,人們已知道,他的長官實在很討厭他,雖然他只有幾天就要退伍,一般而言,對這種待退的士兵,一切都馬馬虎虎,但他們卻硬是要整他,反而要關他禁閉,在禁閉室裏強制操練。這是台灣部隊裏故意整人的文化,很多當過兵的都領教過這種文化。洪仲丘案明顯的有「上官藉勢凌虐軍人致死罪」,但由於軍方檢察官基於偏袒的心理,只將洪案改為「上官藉勢凌虐軍人罪」起訴,這使得18個被告甚至連意外致死的罪名也不必負。死亡與否似乎已不重要。集體整人致死,乃是重罪,它需要檢察官和法官有很強的蒐證推理能力,顯然台灣的檢察官和法官並沒有這種能力,遂只得輕判結案。
洪仲丘案當時鬧得25萬人上街,身穿白衣替洪仲丘送行,這就是所謂的「白衫軍運動」,當時有25萬人上街,現在卻碰到如此輕的判決。難怪判決一出,民情立刻嘩然。除了洪仲丘的家人不服外,台灣很多人都對判決覺得失望。最值得注意的是,原本號召到25萬人上街的「公民1985行動聯盟」已可能考慮再度發起白衫軍上街。如果白衫軍真的再起,那就絕對不止是25萬人。因此最近白衫軍是否會再起,勢必成為台灣的重大問題。由於洪仲丘案時,馬英九說過「這件事我管定了」這樣的話,這幾天他的這句話已成了人們調侃及攻擊的焦點。因此如果白衫軍再起,可能馬英九也會被火燒到!
懂得近代社會控制的人都知道,近代政府在出了大問題時,通常都有一種「拖延」的策略。統治者認為一個天大的問題,如果被政治及司法程序一拖,拖久了,原本亢奮的民情就會淡掉。例如去年9月28日國民黨原本要在台北國父紀念館召開黨的全代會,由於當時人民在氣頭上,而國父紀念館又是交通便利、人數容易集結的地點,根據以前的經驗,集結個幾十萬上百萬很容易。因此國民黨遂使出拖字訣,會議一再延期,並把地點搬到台中,後來在台中開會時,示威人群果然大為減少,拖被證明的確是有用的。就以洪仲丘案為例,當初發生在去年7月3日,8月3日出現25萬人集合的白衫軍運動,如果該案速審速決,人民的情緒尚存,一定會惹出巨大風暴,而現在事情已由去年7月拖到了今年3月,已拖過了9個月,台灣政府才作出輕輕的判決,它可能以為這時候輕判,人們的情緒早已淡掉,大概不會再藉機集合。台灣的政府以拖的方式來解決洪仲丘案會不會如願,可能很快就會有答案!
洪仲丘案最後會怎麼解決,目前尚難揣測。此案理論上會再上訴,完全交給司法。但台灣的司法早已失去了公信力,正因為司法沒有公信力,才造成台灣群眾喜歡上街自己去討公道的文化。台灣的社會運動可以說是全世界最多的地方之一。這絕對不表示台灣人的刁民比較多,而只能說台灣尋求政治公道和司法公道的機會實在比較小。當一個社會的正義總是無法出現,就會迫使人民上街頭去尋找。一個洪仲丘活活的在部隊裏被人整死,而所有的當事者只被判幾個月的徒刑,這樣的判決怎能叫人心服?
南方朔
《亞洲週刊》主筆
陸軍542旅下士洪仲丘原來預定在7月6日就要退伍,因為在部隊裏攜帶照相型手機這種小過錯,就被關進禁閉室,7月3日當天,他被過度體罰,因而中暑,熱衰竭昏倒送醫,7月4日死亡。在台灣,被徵召的小兵,在部隊裏被凌虐整死的事件頻傳,在此之前,才發生過一個小兵江國慶因為屈打成招而被槍斃的冤案,鬧得好大;現在又發生洪仲丘活活被整死的案件,於是此案一被鬧出,立即在全台引起公憤。去年8月3日,乃是洪仲丘死亡滿月,一個「公民1985行動聯盟」發起「萬人送仲丘」集會,有25萬人參加,乃是台灣由公民主動發起的最大社會運動,由於社會已經鼎沸,政府已不能草草了事,此案造成國防部長高華柱的下台,也促使台灣軍事審判法的變動,承平時期的軍事審判改為普通法庭;軍中關禁閉的規則也被取消。連帶所及,台灣的軍隊也形象大傷,台灣的年輕人都不願意當軍人,台灣的募兵制根本已募不到兵。除了這些影響外,涉及洪仲丘死亡的18名軍人也都被陸續起訴。人們等着看,這起集體凌虐士兵致死的案件,法院會怎麼判。
而3月7日(上星期五),洪仲丘案終於宣判了。桃園地方法院認為洪案並非集體凌虐致死,而是過度操練造成突發的運動型中暑死亡案。由於法院認為此案不是故意,只是意外,所以被起訴的18個人裏,5人被判無罪,其餘13個人都獲輕判。被判最重的是542旅旅部連的前連長徐信正,判刑8個月,其他12人則分別被判3個月至6個月不等,其中有些人還可以易科罰金,連坐牢也都可以免了。偌大的一個命案,最後竟然如此雲淡風輕的輕判結束。
公民擬再發起「白衫軍」上街
洪仲丘案3月7日宣布判決後,全台灣上下都驚訝萬分。因為由當時洪仲丘案的演變,人們已知道,他的長官實在很討厭他,雖然他只有幾天就要退伍,一般而言,對這種待退的士兵,一切都馬馬虎虎,但他們卻硬是要整他,反而要關他禁閉,在禁閉室裏強制操練。這是台灣部隊裏故意整人的文化,很多當過兵的都領教過這種文化。洪仲丘案明顯的有「上官藉勢凌虐軍人致死罪」,但由於軍方檢察官基於偏袒的心理,只將洪案改為「上官藉勢凌虐軍人罪」起訴,這使得18個被告甚至連意外致死的罪名也不必負。死亡與否似乎已不重要。集體整人致死,乃是重罪,它需要檢察官和法官有很強的蒐證推理能力,顯然台灣的檢察官和法官並沒有這種能力,遂只得輕判結案。
洪仲丘案當時鬧得25萬人上街,身穿白衣替洪仲丘送行,這就是所謂的「白衫軍運動」,當時有25萬人上街,現在卻碰到如此輕的判決。難怪判決一出,民情立刻嘩然。除了洪仲丘的家人不服外,台灣很多人都對判決覺得失望。最值得注意的是,原本號召到25萬人上街的「公民1985行動聯盟」已可能考慮再度發起白衫軍上街。如果白衫軍真的再起,那就絕對不止是25萬人。因此最近白衫軍是否會再起,勢必成為台灣的重大問題。由於洪仲丘案時,馬英九說過「這件事我管定了」這樣的話,這幾天他的這句話已成了人們調侃及攻擊的焦點。因此如果白衫軍再起,可能馬英九也會被火燒到!
懂得近代社會控制的人都知道,近代政府在出了大問題時,通常都有一種「拖延」的策略。統治者認為一個天大的問題,如果被政治及司法程序一拖,拖久了,原本亢奮的民情就會淡掉。例如去年9月28日國民黨原本要在台北國父紀念館召開黨的全代會,由於當時人民在氣頭上,而國父紀念館又是交通便利、人數容易集結的地點,根據以前的經驗,集結個幾十萬上百萬很容易。因此國民黨遂使出拖字訣,會議一再延期,並把地點搬到台中,後來在台中開會時,示威人群果然大為減少,拖被證明的確是有用的。就以洪仲丘案為例,當初發生在去年7月3日,8月3日出現25萬人集合的白衫軍運動,如果該案速審速決,人民的情緒尚存,一定會惹出巨大風暴,而現在事情已由去年7月拖到了今年3月,已拖過了9個月,台灣政府才作出輕輕的判決,它可能以為這時候輕判,人們的情緒早已淡掉,大概不會再藉機集合。台灣的政府以拖的方式來解決洪仲丘案會不會如願,可能很快就會有答案!
洪仲丘案最後會怎麼解決,目前尚難揣測。此案理論上會再上訴,完全交給司法。但台灣的司法早已失去了公信力,正因為司法沒有公信力,才造成台灣群眾喜歡上街自己去討公道的文化。台灣的社會運動可以說是全世界最多的地方之一。這絕對不表示台灣人的刁民比較多,而只能說台灣尋求政治公道和司法公道的機會實在比較小。當一個社會的正義總是無法出現,就會迫使人民上街頭去尋找。一個洪仲丘活活的在部隊裏被人整死,而所有的當事者只被判幾個月的徒刑,這樣的判決怎能叫人心服?
南方朔
《亞洲週刊》主筆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