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世局解碼﹕波蘭躍升歐洲最佳配角長青網文章

2014年03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3月10日 21:35
2014年03月10日 21: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烏克蘭危機爆發至今,波蘭角色不容忽視,先有與德、法聯手代表歐盟斡旋促成變天,後有主動將北約帶入處理克里米亞亂局,華府更往當地增派戰機和士兵警惕莫斯科。歸根究柢,波蘭是西方拉攏東歐國家「脫俄」的重要一環,華沙本身亦疑俄甚深,樂意把東歐國家拉往西方陣營,從而保障國家安全,烏克蘭便是其首要「撬牆腳」目標。


「如果你們不支持(這項協議),你們會面臨軍法統治,你們會遇上軍隊──你們全部都會死。」波蘭外長西科爾斯基(Radoslaw Sikorski)早前被拍下向反對派提出如此警告。當時他聯同德、法兩國外長和俄羅斯特使,分別協助烏國朝野磋商。事後回看,反對派應該不會後悔聽從其建議,因為協議簽署後翌日亞氏意外出逃,反對派得以兵不血刃接收基輔,成功變天。


屢遭侵略 對俄戒心重

但波蘭的角色仍未結束。在俄羅斯本月初威脅對烏克蘭用兵後,華沙再主動出擊,促成北約史上第四度依據憲章第4條召集成員國商討對策,成功將作為軍事防衛組織的北約拉入抗衡莫斯科的陣營。


波蘭在烏克蘭變天中的活躍表現,既體現其基本外交國策,亦顯示它在歐盟東擴戰略中的重要角色。


波蘭外交政策專家、浸大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助理教授希利溫斯基(Krzysztof Sliwinski)向本報指出,波蘭自從擺脫前蘇聯控制後,如何維持真正的主權國家地位一直是首要任務,確保鄰邦政治和經濟上維持穩定,關乎波蘭的國家安全,對華沙來說永遠是最重要的。


波蘭有着被俄羅斯多次吞併或瓜分的歷史,其國家安全定位中拉攏東歐鄰國遠離克宮,自是順理成章,有500公里長接壤邊界的烏克蘭更是最重要目標。希利溫斯基形容,波蘭希望推動一個「穩定和親西方」的烏克蘭,強烈支持後者與歐盟建立更密切的關係,促使其擺脫俄羅斯的影響力。


向前蘇聯加盟國埋手「撬牆腳」

事實上,早在烏克蘭反政府示威去年底最初爆發時,波蘭幾乎全國支持烏國反對派,朝野政要紛紛批評亞努科維奇,甚至輪番飛赴基輔聲援示威民眾。路透社指出,華沙近年屢向烏克蘭、摩爾多瓦、白俄羅斯等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埋手,資助其反對派和公民運動,擺明向俄羅斯「撬牆腳」,已漸惹莫斯科猜忌。希利溫斯基甚至形容,早在烏克蘭獨立之初,波蘭便嘗試向其施加影響。


波蘭此舉與有心東擴、遏制俄羅斯影響力的歐盟一拍即合。希利溫利基形容,華沙推動東歐鄰國進入西方陣營不遺餘力,受到德、法等西歐國家歡迎,令波蘭堪稱「歐盟外交政策東向部分的其中一個引擎」。他形容,波蘭既與東歐鄰國地理相近,文化聯繫亦深,本身在拉攏方面有先天優勢。事實上,波蘭經濟的相對強勢,亦令其影響力進一步爬升──2008年金融海嘯後,歐元區國家幾乎全線受到重創,波蘭卻逆市做好,GDP期間增長20%之多,晉身歐盟內部第六大經濟體。


獲美認可 與德不同調

歐盟本身的特質亦有利波蘭發揮。希利溫斯基指出,歐盟內部在外交和安全政策方面的融合,因政治原因而顯著偏弱,換言之,各成員國本身比歐盟制度本身往往扮演更重要角色,自然令部分國家更有發揮空間,波蘭在東歐政局的角色就是好例子。


但希氏提醒,在俄羅斯勢力範圍內,西方以至波蘭可以做到的其實甚為有限,如今的烏克蘭困局也證明華沙等不算完全成功。事實上,儘管西歐國家歡迎波蘭在東歐扮演更重要角色,立場亦非完全一致:作風進取的波蘭與東歐國家主張強硬應對莫斯科,「看來會得到美國認可」,德國卻支持與俄協商,或埋下不咬弦伏線。希氏形容,柏林等也許會對如此發展感到不安。


明報記者 周宏量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