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一碗芒果西米撈,將讓許留山邁上上市之路。鮮果甜品鼻祖許留山,60年前從元朗一間賣龜苓膏的涼茶舖做起,經歷兩代人傳承,終在1990年代以獨創的芒果西米撈奠定甜品天王地位。但眼見香港業務日漸飽和,許氏家族萌生退意。2007年許留山被馬來西亞基金收歸旗下,並由大馬華人周志靈掌舵。周志靈接手後對許留山實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發展至今門店規模已逾200間,財務狀况符合上市資格。周志靈說,希望最快2年後讓許留山上市,把這份港式情懷延續下去。
許留山行政總裁周志靈近日接受本報訪問時說,過去5年集團的同店銷售平均每年有5.6%的增長,跑贏同業約4%的增長。由於內地規模快速擴大,2012、2013年收入增速分別達40%和50%。公司目前已符合在港上市資格。談及未來,周志靈給出清晰的藍圖:2015年進軍新加坡、印尼,之後還會發展韓國市場。至2019年,門店規模翻倍至500間門店,並最快在2017年上市。
許氏家族07年售給大馬基金
從一間家庭式涼茶舖,到今時今日將上市列入日程的甜品界天王,許留山一路走來,經歷兩個重要的轉折點。第一次是1990年代初許氏第三代獨創出芒果西米撈這一王牌,令許留山走出元朗。其後自由行的開放更讓許留山紅遍內地。但龐大的內地市場,也令許氏後人漸感力不從心。
2007年,馬來西亞基金Navis Capital將許留山收歸旗下,為這個香港老字號迎來第二次新生。周志靈作為基金代表進入公司後,對公司上下實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造,為此後大舉進軍內地和海外積蓄能量。他第一步是入廚房,調整中央廚房的生產流程、提升工序標準,將成本大幅降低。通過合併日夜班,也讓員工更有歸屬感。
接掌第一件事入廚房
緊接着,周志靈全面翻新許留山的門店,包括招牌設計、燈箱及店內裝修等。許留山從裏到外煥然一新,當年的收入、純利雙雙翻倍。2011年許留山正式進軍內地,3年內公司在華南、華東、華中、華北和西南連開5個中央廚房,為此後的全面鋪開奠定基礎。目前許留山在內地擁有逾130間門店,今年開店目標是70間。
創新產品 看市場流行什麽材料
回顧公司的蛻變,周志靈說,許留山成名是因為芒果西米撈,但能做到現在的規模,核心是產品品質一流的穩定性。談到此處,他連說了3個一定:「產品品質一定要穩定;核心產品一定要做到標準;遊客專門來吃我們的芒果西米撈,一定不能有差錯。」許留山店內目前售賣上百種甜品,絕大部分工序都已交給中央廚房處理。周志靈說一口氣開了5個中央廚房,成本壓力很大,每間廚房投資大約500至700萬元人民幣,「但品牌價值更重要,不是計算今天賺一蚊兩蚊。做的不好不是影響當地市場,而是我全部的市場」。
許留山作甜品創新如今也是從市場起步。周志靈說,芒果西米撈是撞大彩的產品,很難再複製。現在做創新,是看市場現流行什麽原材料、消費者喜歡怎樣的呈現方式,「你說我們copy(複製)都可以,但我們會比市場做的更好」。
明報記者 李萌 甄佳佳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