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國2月出口大跌18%長青網文章

2014年03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3月09日 06:35
2014年03月0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2月份出口數據遠遜預期,按年急挫18.1%至1141億美元,為2009年金融海嘯以來最大的單月跌幅。分析指出,除了2月份農歷年長假期因素,更主要原因是2月中旬開始,人民幣匯率持續貶值,至今累跌1%(見圖),引發了國內企業以及海外游資的套利交易拆倉潮,在套利行動以及熱錢流入大減下,假出口大為萎縮,官方統計的出口數據因此大跌。


中國海關總署昨日公布,2月份出口為1141億美元,按年急挫18.1%,遠不及市場原本預期的6至7%增長。至於期內大宗商品價格下跌,中國原油、鐵礦石的進口激增,入口總值則按年增長10.1%至1370.8億美元。惟在出口不濟拖累下,2月份整體仍錄229.8億美元巨額貿易逆差。


中國海關﹕因農曆年假因素

對於出口急挫,海關總署發言人鄭躍聲歸因於農曆長假期因素,指大部分外貿企業向來在過年前「搶時出口」、新年後「進口先行」的經營習慣,才導致1、2月份外貿數據大幅波動。他指3月份以後,出口規模或將逐步恢復常態,料隨着主要發達經濟體經濟好轉,將有利中國出口保持增長。


不過,即使結合1月、2月數字來看,今年頭2個月出口總值仍下挫1.7%,同樣是2009年以來首次錄得跌幅。瑞銀財富管理亞太區首席投資總監浦永灝認為,2月出口數據令人失望,除了農曆年因素外,當月中下旬以來人民幣開始貶值,估計借假出口為名的熱錢套利活動亦減少。事實上按海關總署數據,向來假出口重災區的對香港出口金額就按年急跌24%(見表)。


對港出口金額急跌24%

但浦永灝補充指出,鄰近地區如韓國、台灣、新加坡等地今年1、2月份出口同樣未見好轉,他估計美國在2月份時歷史性大雪災,有一部分導致東南亞地區的貿易數據表現疲軟。


按中國人民銀行數字顯示,在去年11月至今年1月期間,外匯佔款金額持續上升(見圖),最新1月份數字為新增4374億元人民幣,高於去年12月的2729億元人民幣,反映熱錢流入規模增加。有解讀認為,有外貿商借報大出口數字,以把熱錢匯入內地進行各種套利活動。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直言,內地假出口問題頗為嚴重,指浙江、福建一帶企業幾乎全都熱中於假出口以進行各種套利活動。


「熱錢掩蓋下 自欺欺人」

另外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亦透過微博發表意見,他指2月份出口暴跌幅度大於預期,出口疲弱趨勢已明。他又緩引八大經濟體由中國進口的數據,估計中國出口在2010年料已見頂,中國出口佔全球份額上升僅是「熱錢掩蓋下的自欺欺人」。


明報記者 葉浩霖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