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李嘉誠:港被寵壞民粹升騰長青網文章

2014年03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3月07日 06:35
2014年03月07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長和系主席李嘉誠繼上周五在業績發布及翌日會見傳媒後,內地財經網站昨日刊登他的專訪,大談他對香港政經及社會的看法。李嘉誠指香港是「寵壞了的孩子」,「近來民粹主義升騰」,表示若按此下去「用不了五六年就會面目全非」。他認為要解決人才問題,若經濟進入良性循環,便能帶動就業。有學者分析,社會上的民粹現象不少人也歸因地產霸權令營業成本增,影響競爭力,認為李嘉誠的說法是「混淆視聽」,亦有學者指民粹源於中港矛盾。


「財新網」昨日刊登〈李嘉誠談香港〉專訪,當中提及訪問是去年分兩次進行,過去數月作多次補充,最新一次在本周二(3月4日)。被問及如何看香港近年出現的民粹主義,李嘉誠認為香港的民粹主義升溫,但可以理解:「我也當過窮人,很明白天天要擔憂生活的感受,滋生民粹乃是人之常情」,但認為社會的重點應為如何解決問題,「不要停滯在憤怒情緒的階段。」


指新加坡先天不足仍超前

他指出,1997年香港的本地生產總值(GDP)跟新加坡一樣,但今天新加坡高於香港最少三分一,認為「香港若真的走上民粹主義之路,就會像野馬易放難收」,「新加坡是先天不足,香港則是寵壞了的孩子,民粹主義升騰,照這樣下去,用不了五六年就會面目全非」,但他無解釋如何面目全非。


籲港增危機意識求變

對於解決方法,李嘉誠認為,面對社會基層問題日漸複雜,「只從扶貧的思維出發,是解決不了競爭力不足的問題」,但他對不少政客推波助浪,結聚憤怒,感到遺憾。他又稱,全球都要面對貧富差距擴大的問題,這令政府很困擾,但他警告,「切忌情緒政策化」,又認為香港在創新科技的投資和發展要急起直追。


李嘉誠認為香港要增強危機意識,「不能因為長期生活在比較富裕的情况下而形成自我膨脹的心態,忽視其他地方的潛力和優勢,只會僵化自己」。他認為,香港需要思變求變,懂得其他地區的潛力,「化為自己的『東風』,得與競爭對手並駕齊驅」,又稱香港需要解決人才缺乏問題,引入優質專業人才,經濟進入良性循環,會帶動及製造更多就業機會。


港大社會科學學院講師丘梓勤認為,寵壞了的是李嘉誠本人,而不是香港人,「社會上出現的民粹現象,其中係好多聲音覺得是源於地產霸權,地產商用壟斷地位賺錢,令經營成本增加,蠶食了香港的競爭力,但李嘉誠反而用民粹來作為影響香港的競爭力的原因,是混淆視聽,保護自己的特權地位」。


有學者指民粹來自中港矛盾

中大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認為,現今香港出現民粹現象,其中來自中港矛盾,認為應要正視,「只要驅蝗行動發展落去,可以成為一股勢力,令社會分裂」。他認為需要透過中港兩地教育,加強兩地溝通及諒解。


他亦認同香港要在競爭力上有危機感,亦贊成在不影響本地居民就業情况下輸入勞工,特別是建造業工人,否則建築成本愈貴,亦要港人承擔。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